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建立苍耳子的质量控制方法,为2005年版药典苍耳子质量标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性状鉴别、粉末显微鉴别、薄层色谱、水分、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等为指标进行质量评价.结果性状鉴别结果表明,苍耳子性状鉴别特征符合2000年版药典规定;显微鉴别结果表明,孔沟明显与否的两种长梭形纤维,具纹孔的木薄壁细胞,含糊粉粒及油滴的子叶细胞为其主要鉴别特征;薄层色谱结果表明,两种不同极性的溶剂提取和不同极性的展开系统,均能清楚地鉴别出苍耳子;水分未超过11.0%,总灰分未超过5.0%,酸不溶性灰分未超过0.8%.结论所用方法能有效控制苍耳子药材的质量.显微鉴别,薄层色谱鉴别,水分,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等,可作为现行药典方法的补充.
推荐文章
苍耳子标准汤剂质量研究
医药工程
苍耳子
标准汤剂
含量测定
绿原酸
50%苍耳子酊治疗局限性白癜风的临床观察及不同浓度苍耳子煎剂用于白癜风小鼠模型的实验结果分析
白癜风
白驳风
50%苍耳子酊
不同浓度
小鼠模型实验
黑素细胞
苍耳子煎剂
服用苍耳子致急性肝肾功能损伤一例并文献复习
苍耳子
肾功能不全,急性
药物性肝损伤
病例报告
文献复习
苍耳子与东北苍耳子HPLC指纹图谱比较研究
苍耳子
东北苍耳子
HPLC指纹图谱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苍耳子质量标准研究
来源期刊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苍耳子 质量考察 显微特征 薄层色谱 检查
年,卷(期) 2004,(3) 所属期刊栏目 中药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2-55
页数 4页 分类号 R284.1|R931.5
字数 2964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4-0668.2004.03.02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车晓彦 12 120 7.0 10.0
2 邓晓鸿 7 63 6.0 7.0
3 尹靖先 11 180 6.0 1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7)
同被引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10)
199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1(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5(6)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7(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苍耳子
质量考察
显微特征
薄层色谱
检查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
季刊
1004-0668
51-1501/R
16开
四川省成都市十二桥路37号
62-64
195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618
总下载数(次)
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