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建立血液动力学模型研究解释中医推拿摆动类手法(通法和振法)的机制.方法用脉动血流通过有轴向运动缓变狭窄血管的模型模拟掖法.控制血流的基本方程是Navier-Stokes方程.用组织压动态变化对毛细血管和组织物质交换产生影响的模型模拟振法.毛细血管血流服从Stokes方程,边界条件满足Starling定律,组织压随振法发生动态变化.结果实试法时,动脉血流速发生变化,平均血流量增加;实施振法时,毛细血管内血液表观粘度减少.结论以上结果可用以解释中医推拿摆动类手法(攘法和振法)的"活血化瘀"机制.
推荐文章
中医推拿滚法生物动力学研究进展
滚法
推拿
生物动力学
微循环与休克的血液动力学变化
微循环
休克
血液动力学
RDX和HMX的热分解II.动力学参数和动力学补偿效应
RDX
HMX
热分析
动力学参数
动力学补偿效应
等动力学点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中医推拿和血液动力学
来源期刊 医用生物力学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中医推拿 振法 血液动力学
年,卷(期) 2004,(4) 所属期刊栏目 基础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98-204
页数 7页 分类号 R318.01|R244.1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刘玉峰 复旦大学力学与工程科学系 17 115 5.0 10.0
2 许世雄 复旦大学力学与工程科学系 74 524 13.0 19.0
3 严隽陶 139 2344 25.0 42.0
4 孙武权 96 809 16.0 26.0
5 浏丹 复旦大学力学与工程科学系 8 48 4.0 6.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2)
同被引文献  (65)
二级引证文献  (208)
197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5(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7)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7)
2008(7)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6)
2009(18)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14)
2010(1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3)
2011(1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2)
2012(25)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21)
2013(18)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5)
2014(2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0)
2015(1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5)
2016(2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2)
2017(18)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8)
2018(2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3)
2019(1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4)
2020(8)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7)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中医推拿
振法
血液动力学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医用生物力学
双月刊
1004-7220
31-1624/R
大16开
上海制造局路639号
4-633
198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135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1185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