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寻求法乐氏四联症体外循环建立前最佳的麻醉方法.方法:将30例法乐氏四联症患儿按全麻用药及用药途径不同分为3组(n=10),对比观察诱导前及诱导后1、5 min及手术切皮、锯胸骨、体循环管道建立时HR、RPP、SpO2变化.Ⅰ组:乙咪酯(0.2 mg/kg),Ⅱ组:静注氯胺酮(1.5 mg/kg),Ⅲ组:肌注氯胺酮(5 mg/kg).结果:与诱导前比较,Ⅰ、Ⅱ两组的HR及RPP分别在切皮后及诱导后1 min明显增快(P<0.05),而Ⅲ组从诱导至体外循环通道建立的过程中HR与RPP均无明显变化.结论:肌注氯胺酮组心率、RPP较其它二组更趋稳定,无一例缺氧发作,故更为可取.
推荐文章
法乐氏四联症患者体外循环前放血和转流体会
体外循环
法乐氏四联症
红细胞压积
并发症
法乐四联症根治术体外循环的血液保护
法乐四联症
体外循环
血液稀释
小儿法乐氏四联症的外科手术治疗
法乐氏四联症
婴幼儿
外科治疗
成人法乐四联症根治术的体外循环管理
法乐四联症
体外循环
成人
先天性心脏病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肌注氯胺酮用于法乐氏四联症体外循环转机前麻醉的临床观察
来源期刊 郧阳医学院学报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法乐氏四联症 体外循环转机前 麻醉
年,卷(期) 2004,(3)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49-150,148
页数 3页 分类号 R614.2
字数 1579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6-9674.2004.03.00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许先成 郧阳医学院附属太和医院麻醉科 21 55 5.0 6.0
2 全守波 郧阳医学院附属太和医院麻醉科 18 82 5.0 7.0
3 柯昌斌 郧阳医学院附属太和医院麻醉科 16 64 5.0 7.0
4 向勇 郧阳医学院附属太和医院麻醉科 19 68 5.0 7.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10)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3)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6(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法乐氏四联症
体外循环转机前
麻醉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湖北医药学院学报
双月刊
1006-9674
42-1815/R
大16开
湖北省十堰市人民南路30号
198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066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932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