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应用密度泛函理论,对CO分子在Cu(100)表面的吸附过程进行了研究.计算了CO分子以垂直方式在3种不同吸附位置吸附时CO分子和Cu(100)表面原子的电荷分布.结果表明:与碳原子最近邻的铜原子表面上发生明显电荷转移,而其他表面原子及体相原子的电子结构没有变化.Mulliken集居数及局域态密度分析表明,吸附过程中CO分子与表面Cu原子相互作用主要是CO分子内杂化轨道和3d,4s,4p(Cu)的贡献.
推荐文章
密度泛函理论研究NO在CuO(111)的表面吸附
量子化学
密度泛函理论
纳米CuO
NO
吸附
异质结电荷转移的密度矩阵理论近似研究*
金属纳米粒子
等离激元效应
光激发
高压CO2在虾肉糜中的纵向吸附过程
高压CO2
纵向吸附
过剩吸附质量
绝对吸附质量
虾肉糜
分子内电荷转移化合物的合成
苯酚
偶氮化合物
分子内电荷转移
合成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CO在Cu表面吸附过程中电荷转移的理论研究
来源期刊 大连轻工业学院学报 学科 化学
关键词 表面吸附 一氧化碳 离散变分Xa方法
年,卷(期) 2004,(3)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68-172
页数 5页 分类号 O647.311
字数 3081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4-1404.2004.03.00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刘长厚 大连理工大学化学系 77 880 19.0 23.0
2 孟长功 大连理工大学化学系 65 445 12.0 18.0
3 刘新 大连理工大学化学系 45 277 9.0 1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5)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7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表面吸附
一氧化碳
离散变分Xa方法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大连工业大学学报
双月刊
1674-1404
21-1560/TS
大16开
大连市甘井子区轻工苑1号
198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178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12102
相关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官方网址:http://www.nsfc.gov.cn/
项目类型: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
学科类型:数理科学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