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应用盲针技术研究电针对中风后偏瘫的疗效,并探讨其机制.方法为单盲法前瞻性随机对照临床研究,64例急性期中风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以常规电针治疗,对照组予以盲针通电治疗.在治疗前、治疗第10天和第20天行NIHSS、Fugl-Meyer和Bafthel指数评分.在治疗前和治疗第20天行SPECT-rCBF脑显像检查,记录各脑区脑血流灌注(rCBF)情况.结果治疗后治疗组较对照组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指数均有提高(P<0.05),且治疗组较对照组的双侧额叶皮质运动区rCBF明显增加(P<0.05).结论盲针法能夠有效用于针刺的临床疗效研究,针刺与现代神经康复理论相结合能有效改善急性期中风患者的功能康复,其可能机制系促进脑功能激活后的重组.
推荐文章
盲针法电针治疗中风的前瞻性临床对照研究
电针
盲针技术
中风
SPECT-rCBF
作用机制
神经功能重组
盲针法电针治疗中风的前瞻性临床对照研究
电针
盲针技术
中风
机制
神经功能重组
俞募穴电针治疗中风偏瘫临床观察
脑中风
偏瘫
电针
俞募穴
Fugl-Meyer
功能缺损评分
Barthel指数
康复
"解语利窍"针法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的临床观察
中风后吞咽障碍
针刺
'解语利窍'针法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盲针法电针治疗中风的前瞻性临床对照研究
来源期刊 国际中华神经精神医学杂志 学科
关键词 电针 盲针技术 中风 SPECT-rCBF 作用机制 神经功能重组
年,卷(期) 2004,(2)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1-83
页数 3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0)
共引文献  (3)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6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电针
盲针技术
中风
SPECT-rCBF
作用机制
神经功能重组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国际中华神经精神医学杂志
季刊
1528-2996
河北唐山市18号邮政信箱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90
总下载数(次)
7
总被引数(次)
75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