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作物生育期的预测是作物动态模型的重要功能之一,而其中重要的一步就是确定作物对光周期反应的各个时期.前人研究将作物对光周期的反应分为光周期诱导前期(BVP)、诱导期(PSP)和诱导后期(PPP),本研究以大麦为例,通过不同光照时间试验,定量的确定大麦的光周期反应中的各个时期的天数及它们之间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利用BVP、PSP和PPP可以较好的反应大麦受光周期变化的影响;由短光照条件移到长光照条件下的诱导期PSPS大于由长光照条件移到短光照条件下的PSPL,且所获得的各个发育参数与长日条件下的最短发育天数具有显著相关,而与短日条件下的最长发育天数相关不显著;并根据大麦品系的花前生育期长短,将它们分为偏冬性、弱春性与强春性3个类型.
推荐文章
大麦发育模型及其光敏感参数
大麦
发育模型
光敏感参数
基于生理生态过程的大麦顶端发育和物候期模拟模型
大麦
顶端发育
物候发育
生理发育时间
模拟模型
红麻光周期钝感材料的鉴定与遗传分析
红麻
开花期
光周期钝感
遗传分析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大麦发育模型的生理参数研究--Ⅱ.大麦花前光周期敏感与钝感阶段的生理参数研究
来源期刊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大麦 发育模型 光周期
年,卷(期) 2004,(6) 所属期刊栏目 作物科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63-866
页数 4页 分类号 S126
字数 2710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0-2286.2004.06.009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唐建军 江西农业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 54 769 13.0 26.0
2 刘桃菊 江西农业大学农学院 52 1074 16.0 32.0
3 李晖 江西农业大学农学院 7 45 5.0 6.0
4 张佩莲 江西农业大学农学院 8 76 6.0 8.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4)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5)
同被引文献  (7)
二级引证文献  (16)
199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5)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0(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1(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2(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3(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5(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6(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大麦
发育模型
光周期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双月刊
1000-2286
36-1028/S
大16开
江西省南昌市志敏大道1101号
44-102
197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722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45526
相关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官方网址:http://www.nsfc.gov.cn/
项目类型: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
学科类型:数理科学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