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医巫闾山变质核杂岩中金矿及相关岩石的氢、氧、铅、硅、碳、硫稳定同位素测试结果为:成矿流体δD为-97‰~-72‰,δ18O为0.3‰~3.8‰,在δ18O-δD分布图上,位于变质水、岩浆水与当地雨水之间;其他稳定同位素数据及综合资料均说明,以排山楼金矿为代表的该区金矿成矿具有长期性、复杂性和多源性;医巫闾山变质核杂岩构造系统对区内金矿有一定控制作用.
推荐文章
辽西医巫闾山变质核杂岩中间流变层变形特征
医巫闾山
变质核杂岩
中间流变层
流体包裹体
显微构造
医巫闾山变质核杂岩构造特征
变质核杂岩
医巫闾山
辽西医巫闾山变质核杂岩构造系统及其对金矿的控制
变质核杂岩
剥离断层
控矿作用
金矿床
医巫闾山
辽西
辽西医巫闾山变质核杂岩构造特征及其岩石组构的动力学分析
变质核杂岩
构造要素
岩石组构
力学分析
医巫闾山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医巫闾山变质核杂岩中金矿的稳定同位素特征
来源期刊 地球学报 学科
关键词 变质核杂岩 稳定同位素 医巫闾山 金矿
年,卷(期) 2004,(3) 所属期刊栏目 学术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99-302
页数 4页 分类号
字数 360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1006-3021.2004.03.00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朱大岗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84 1697 23.0 36.0
2 孟宪刚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76 1035 17.0 26.0
3 邵兆刚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80 1056 17.0 26.0
4 曲玮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16 134 6.0 10.0
5 王津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17 146 7.0 1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3)
共引文献  (73)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7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7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1(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4(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6(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7(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变质核杂岩
稳定同位素
医巫闾山
金矿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地球学报
双月刊
1006-3021
11-3474/P
大16开
北京市西城区百万庄大街26号
82-53
197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513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3934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