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中国抗生素杂志       
摘要:
目的研究加替沙星和环丙沙星体外抗生素后效应期间大肠埃希氏菌ATCC25922菌体大小及DNA含量变化,为探讨PAE形成机理提供实验依据.方法于加替沙星(1、2、4MIC)及环丙沙星(1、2、4MIC)体外PAE期间不同时间点吸取培养物,以荧光探针碘化丙啶进行染色,经流式细胞仪分析大肠埃希氏菌ATCC25922菌体大小及DNA含量变化.结果加替沙星(1、2、4MIC)和环丙沙星(1、2、4MIC)PAE期间大肠埃希氏菌ATCC25922菌体显著增大,胞内DNA含量明显增加,且呈剂量依赖性,当加替沙星4MIC与蛋白合成抑制剂氯霉素及RNA合成抑制剂利福平联用时(终浓度分别为0.02和0.16mg/L),这一变化被抑制.结论应用流式细胞仪辅以荧光探针碘化丙啶可检测加替沙星及环丙沙星PAE期间细菌菌体大小和DNA含量变化,该方法快捷、简便、直观.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加替沙星和环丙沙星体外抗生素后效应期间大肠埃希氏菌菌体大小及DNA含量变化研究
来源期刊 中国抗生素杂志 学科
关键词 加替沙星 环丙沙星 抗生素后效应 大肠埃希氏菌
年,卷(期) 2004,(7)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18-422
页数 5页 分类号 R978.1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1-8689.2004.07.01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睿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临床药理药学研究室 118 859 15.0 23.0
2 朱曼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临床药理药学研究室 32 136 7.0 9.0
3 梁蓓蓓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临床药理药学研究室 26 105 6.0 9.0
4 张永青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临床药理药学研究室 7 44 3.0 6.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6)
同被引文献  (25)
二级引证文献  (9)
198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4(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6(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加替沙星
环丙沙星
抗生素后效应
大肠埃希氏菌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抗生素杂志
月刊
1001-8689
51-1126/R
大16开
1976-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459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3279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