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根据2002年福建闽南地区双船底拖网和单船底拖网的生产调查及全省渔业统计,结合相关的渔捞记录,应用DEA法,分析了福建各地、市底拖网的捕捞能力和闽南地区不同作业方式捕捞能力及其影响因素,并与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计算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福建各地、市实际拥有底拖网的渔船数量、功率和吨位可能达到的最大产出量的"能力利用度"差异悬殊,1999年和2001年最低的仅为19.4%、19.9%;全省底拖网平均"能力利用度"偏低,1999年和2001年分别为64.3%、67.5%,全省底拖网作业仍然存在渔船的投入数量过多、功率和吨位偏大的问题;因捕捞方式不同,影响捕捞能力的因子有所不同,但投入功率和作业天数都是影响双船底拖网和单船底拖网捕捞能力的主要因素;在考虑将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数据转换为"能力利用度"时,其前提条件是计算采用的因子必须一致.但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在考虑计算投入因子的数量上有很大的局限性,采用DEA法可获得各种投入要素下捕捞能力变化的信息,结果比较符合客观实际.
推荐文章
西南大西洋乌拉圭近海双船拖网捕捞调查
渔业工程
远洋渔业
海洋捕捞
渔具
渔法
对应分析在福建拖网捕捞影响因素分析中的应用
拖网作业
对应分析
影响因素
作业分类
基于北斗卫星船位数据分析象山拖网捕捞时空特征
渔船
监控
系统
北斗卫星
捕捞努力量
拖网捕捞对东海渔业资源种群结构的影响
拖网捕捞
海洋生态系统
食性指数
品种组成指数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福建底拖网捕捞能力的分析
来源期刊 水产学报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数据包络分析法 作业方式 不同地区 底拖网 捕捞能力
年,卷(期) 2004,(5)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54-561
页数 8页 分类号 S972.13
字数 494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1000-0615.2004.05.01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苏新红 23 126 7.0 10.0
2 郑奕 上海水产大学信息学院 11 159 8.0 11.0
3 方水美 21 184 10.0 1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30)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3)
同被引文献  (24)
二级引证文献  (50)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4)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7(6)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4)
200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7)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0(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2(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3(8)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4(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5(8)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6(11)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7(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8(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数据包络分析法
作业方式
不同地区
底拖网
捕捞能力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水产学报
月刊
1000-0615
31-1283/S
大16开
上海市临港新城沪城环路999号
4-297
196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756
总下载数(次)
11
总被引数(次)
6040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