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在增碳原料固定的条件下,决定增碳剂增碳效果的因素主要是熔化率和增碳率.文中以冲入法工艺为基础对增碳剂的形状、增碳材料中铁碳配比以及由于形状、成分的不同所带来的熔化率和增碳率的差异进行了充分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铁碳配比相同的情况下圆柱形、圆筒形和薄板形三种形状中,以圆筒形的比表面积最大,熔化和吸收最为理想;当形状相同,铁碳配比不同时,对碳含量25%、50%、75%三种成分的试样进行了实验分析,发现碳含量25%时,熔化率最高,碳含量为50%熔化率稍低,而增碳率以碳含量为50%的试样为最高.
推荐文章
用BP神经网络优化油井水泥纤维增韧剂的组成
固井
增韧剂
BP神经网络
纤维
油井水泥
钻井液增黏剂CX-215及固相组成的降滤失研究
增黏降滤失
粒径分布
静滤失
渗透压差
颗粒堆积
核壳结构低铂催化剂:设计、制备及核的组成及结构的影响
催化剂
核壳结构
燃料电池
制备及表征
增氮对青藏高原东缘典型高寒草甸土壤有机碳组成的影响
大气氮沉降
颗粒态有机碳
矿质结合态有机碳
土壤有机质稳定性
高寒草甸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增碳剂组成及结构优化的试验研究
来源期刊 机械工程师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增碳剂 形状 铁碳比
年,卷(期) 2004,(8)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探讨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5-56
页数 2页 分类号 TG26
字数 1424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2-2333.2004.08.02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吴士平 43 390 12.0 16.0
2 戴建东 3 7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5)
参考文献  (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4)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4(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5(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增碳剂
形状
铁碳比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机械工程师
月刊
1002-2333
23-1196/TH
大16开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
14-53
196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0573
总下载数(次)
34
总被引数(次)
4746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