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用干酵母作为褶皱臂尾轮虫的饵料,进行工厂化培养试验.结果表明:(1)在水温25~28℃,盐度23~25,连续充气的条件下,轮虫生长繁殖稳定;(2)经过7~10 d的培养,A、B、C三个水泥池内轮虫的密度分别从接种时的16、23、38个/ml增加到269、312、266个/ml,平均日增殖率为0.346、0.404、0.443;(3)A、B、C三个水泥池,连续培养59~70 d,经52~63次采收,分别收获褶皱臂尾轮虫1494×108、1748×108、2149.2×108个,合计收获轮虫5391.2×108个,饵料生产力为7.17、8.54、10.55;(4)采用合适的干酵母投喂方法和投喂量,定期带水采收,使轮虫密度保持在200~300个/ml,并补充等量培养用水,可以获得长期稳产的效果.
推荐文章
酵母及藻类对褶皱臂尾轮虫培养效果的比较研究
褶皱臂尾轮虫
酵母
饵料藻类
最适投喂密度
培养效果
褶皱臂尾轮虫的培养及营养强化技术
褶皱臂尾轮虫
培养
营养强化
萼花臂尾轮虫的培养技术
萼花臂尾轮虫
培养技术
生物饵料
酵母
光合细菌
褶皱臂尾轮虫摄食生态的实验研究
褶皱臂尾轮虫
摄食生态
摄食
滤水率
摄食率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褶皱臂尾轮虫的干酵母工厂化培养技术
来源期刊 水产科技情报 学科
关键词 干酵母 工厂化培养 褶皱臂尾轮虫
年,卷(期) 2004,(6) 所属期刊栏目 水产饲料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70-272
页数 3页 分类号
字数 2938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1-1994.2004.06.014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12)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26)
二级引证文献  (14)
198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3(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4(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7(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9(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干酵母
工厂化培养
褶皱臂尾轮虫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水产科技情报
双月刊
1001-1994
31-1250/S
大16开
上海市佳木斯路265号
4-204
197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121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845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