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探讨产AmpC酶菌在医院内的分布情况,为临床经验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头孢西丁初筛试验筛选出符合AmpC酶表型筛选条件的菌株共245株,再用三维确诊试验确证产AmpC酶菌株并对其进行分析.结果:1 437株革兰阴性杆菌中,筛选出产AmpC酶菌株118株,经三维试验确证阳性检出率为8.2%(118/1 437),其中阴沟肠杆菌检出最多为65株,占总确证菌株的55.1%(65/118);其次为鲍曼不动杆菌13株(11.0%).经医院内分布情况分析,检出率高的为ICU、外科、血液科,分别为19.5%、14.4%、14.4%.标本种类分析检出率最高为痰液57.6%.结论:产AmpC酶菌已成为医院感染的重要病原菌,且以阴沟肠杆菌为主,以第三代头孢菌素使用率高的ICU、外科、血液科分布最广,以下呼吸道最易感染,临床医师应引起高度重视.
推荐文章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产AmpC酶革兰阴性杆菌的检测及院内分布
来源期刊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AmpC酶 三维试验 表型筛选
年,卷(期) 2004,(4)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87-289
页数 3页 分类号 R378.2|Q55
字数 315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1-2870.2004.04.02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汪雅萍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仁济医院检验科 9 83 6.0 9.0
2 应春妹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仁济医院检验科 24 180 9.0 12.0
3 张灏旻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仁济医院检验科 3 30 2.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7)
共引文献  (167)
参考文献  (1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7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8(1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9)
1999(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0(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1(9)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AmpC酶
三维试验
表型筛选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双月刊
1671-2870
31-1876/R
大16开
上海市瑞金二路197号
4-687
200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068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1275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