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本研究考察了缓冲溶液种类、环糊精种类、环糊精浓度、分离电压等因素对2,4-滴丙酸、2,4,5-涕丙酸和2甲4氯丙酸等三种苯氧羧酸类除草剂分离的影响.通过对不同环糊精的比较,说明环糊精的选取是实现苯氧羧酸类除草剂手性拆分的关键因素.实验结果表明,α-CD、β-CD、2-HP-β-CD和TM-β-CD对于其中的两种或三种苯氧羧酸类农药具有手性选择性,其中又以TM-β-CD的手性选择性最强.在50mmol/L的醋酸缓冲液(pH4.45)中,加入25mmol/L的TM-β-CD能一次性成功分离三种农药的对映体,分离度分别为1.15,1.64,1.87.
推荐文章
毛细管电泳手性拆分机理研究进展
毛细管电泳
手性拆分
计算机分子模拟
二元手性选择剂体系在毛细管电泳手性拆分中的应用
毛细管电泳
二元手性选择剂体系
手性拆分
毛细管电泳法(CE)在手性分离中的应用
毛细管电泳
手性选择剂
手性药物
手性分离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苯氧羧酸类除草剂的毛细管电泳手性拆分研究
来源期刊 检验检疫科学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高效毛细管电泳 环糊精 苯氧羧酸类除草剂 手性拆分
年,卷(期) 2004,(6) 所属期刊栏目 福建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科技论文专栏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3-25
页数 3页 分类号 TQ42
字数 2461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4-5354.2004.06.009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丹红 41 255 10.0 13.0
2 陈晓华 福州大学生物工程研究所 3 16 2.0 3.0
3 蔡春平 36 280 10.0 14.0
4 吴灵威 福州大学生物工程研究所 4 63 4.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1)
共引文献  (4)
参考文献  (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0)
同被引文献  (38)
二级引证文献  (29)
197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4)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1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0(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1(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2(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3(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4(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高效毛细管电泳
环糊精
苯氧羧酸类除草剂
手性拆分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检验检疫学刊
双月刊
1674-5345
11-5795/R
大16开
北京市
199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378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1059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