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探讨18 F-脱氧葡萄糖(FDG)SPECT显像纵隔病变病灶/本底比值(L/B)的准确测定方法.方法对临床确诊的23例纵隔病变患者行胸部18 F-FDG SPECT显像,应用同机融合CT图像和三维定位技术,在相应18 F-FDG显像中依次选择气道区、脂肪区、间隙区、血管区和心脏区作为本底区,分别测定29处良、恶性病灶的L/B,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应用不同本底区测定的L/B对纵隔内良、恶性病变的诊断准确性不同.其中以血管区和间隙区作为本底区的诊断灵敏度(分别为82.4%和75.6%)和特异性(分别为83.3%和75.0%)较高.结论18 F-FDG SPECT显像同机融合CT图像和三维定位技术可为纵隔内病灶L/B的准确测定提供条件.
推荐文章
18F-FDG显像对肺内单发结节的诊断价值
18F-FDG
PET
肺内孤立性结节
诊断
头面部恶性肿瘤18F-FDG符合线路/CT显像T/N比值分析
头颈部肿瘤
肿瘤复发,局部
放射性核素体层摄影术,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
脱氧葡萄糖
符合线路
18F-FDG心肌代谢显像前m糖浓度调节的护理
18F-氟代脱氧葡萄糖
代谢显像
血糖
护理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18F-FDG SPECT显像纵隔病变病灶/本底比值测定方法研究
来源期刊 中华核医学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纵隔疾病 体层摄影术,发射型计算机,单光子 脱氧葡萄糖 因素分析,统计学
年,卷(期) 2004,(3) 所属期刊栏目 技术交流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70-172
页数 3页 分类号 R8
字数 285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760/cma.j.issn.2095-2848.2004.03.01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谭建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核医学科 163 836 13.0 23.0
2 贾强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核医学科 47 102 5.0 6.0
3 王澎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核医学科 26 104 6.0 9.0
4 张富海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核医学科 26 91 6.0 7.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1)
199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纵隔疾病
体层摄影术,发射型计算机,单光子
脱氧葡萄糖
因素分析,统计学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华核医学与分子影像杂志
月刊
2095-2848
32-1828/R
大16开
无锡市大娄巷23号
28-72
198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018
总下载数(次)
9
总被引数(次)
20174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