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应用脑电双频指数(BIS)结合镇静评分对清醒盲探插管中镇静作用的评估.方法:选择颌面部先天畸形或烧伤后瘢痕畸形导致困难气管插管患者38例,患者随机分为二组,Ⅰ组为咪唑安定、芬太尼组(n=21);Ⅱ组为咪唑安定组(n=17).Ⅰ组,盲探气管插管前,应用芬太尼(0.1mg),咪唑安定(首剂0 04mg/kg每5~10min追加半量直至警觉/镇静观察评分(OAA/S)为2分);Ⅱ组,仅给予咪唑安定,方法同Ⅰ组.记录用药前后BIS、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脉搏氧饱和度(SPO2)变化,当OAA/S评分为2分时,记录BIS并开始经鼻腔盲探插管,记录插管前后BIS、HR、MAP、SPO2变化.结果:两组患者BIS值随镇静深度加深而下降,且与OAA/S评分下降一致,镇静后BIS值与OAA/S评分5分时相比有显著性差异,组间相比无显著性差异;血液动力学参数HR、MAP随OAA/S评分由5分降为2分而逐渐下降,两组HR、MAP与镇静前相比有显著差异;经鼻插管后BIS、HR、MAP均上升,与OAA/S评分2分时相比有显著性差异,Ⅱ组插管后HR上升较Ⅰ组明显两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两组插管前后SPO2均无显著性差异,两组患者镇静后均能耐受盲探插管操作.结论:BIS参数结合OAA/S评分能准确反映镇静深度,当镇静深度达到OAA/S评分2分、BIS76~85时行清醒盲探气管插管较适宜,咪唑安定联合芬太尼组镇静效果优于咪唑安定组.
推荐文章
脑电双频谱指数与镇静评分在小儿支气管异物全麻预防低SPO2的效果
异物/放射照相术
异物/外科手术
支气管镜术/利用
脑电描记术
麻醉,全身
脑电双频指数监测在脑出血术后患者镇静中的应用
脑电双频指数
脑出血
术后
镇静
脑电双频指数对气管插管患者镇痛效果的评估
脑电双频指数
气管插管
视觉模拟疼痛评分
吗啡
咪唑安定
脑电双频指数在调控丙泊酚镇静深度中的价值
脑电双频指数
丙泊酚
Ramsay评分
ICU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脑电双频指数结合镇静评分对清醒盲探气管插管中镇静作用的评估
来源期刊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脑电双频指数 镇静 盲探气管插管
年,卷(期) 2004,(3)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48-251
页数 4页 分类号 R782.05+4
字数 2244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5-4979.2004.03.01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朱也森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第九人民医院麻醉科 35 135 6.0 10.0
2 徐辉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第九人民医院麻醉科 11 42 4.0 5.0
3 姜虹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第九人民医院麻醉科 25 138 6.0 10.0
4 耿清胜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第九人民医院麻醉科 5 7 2.0 2.0
5 严伟民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第九人民医院麻醉科 3 8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8)
二级引证文献  (7)
199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4(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5(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6(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脑电双频指数
镇静
盲探气管插管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双月刊
1005-4979
31-1671/R
大16开
上海市延长中路399号
4-532
199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824
总下载数(次)
7
总被引数(次)
1594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