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探讨胞质内直接注核法和电融合法对大鼠-小鼠种间体细胞核移植重组胚发育的影响.方法:采用血清饥饿法同步化处理的SD大鼠成纤维细胞作为供体细胞,常规超排KM小鼠获得卵母细胞,采用盲吸法去核,分别采用直接注核法和电融合法构建重组胚胎,6-DMAP+CCB+乙醇激活重组胚, CZB培养液中培养.结果:电场强度(V/cm)和脉冲(ms)为: 1500/30; 1500/40; 1800/30; 1800/40时,融合率为: 81.5%; 83.3%; 77.6%; 82.0%.直接注核法和电融合法构建重组胚的卵裂率分别为33.1%和28.9%,桑椹胚发育率为17.8%和15.5%.结论:电场强度为1500~1800V/cm, 脉冲为30ms或40ms时,都能获得较高的融合率;直接注核法构建的核移植重组胚胎的卵裂率要比电融合法略高,但统计学分析差异不显著.
推荐文章
激活方法对大鼠-小鼠种间体细胞核移植重组胚发育的影响
种间核移植
卵母细胞
大鼠
小鼠
成纤维细胞
食蟹猴——猪异种体细胞核移植胚胎的构建
食蟹猴
异种核移植
胚胎发育
TSA对组蛋白乙酰化及体细胞核移植的影响
重编程
体细胞核移植
组蛋白乙酰化
TrichostatinA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核方法对大鼠-小鼠种间体细胞核移植重组胚发育的影响
来源期刊 陕西医学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细胞核/移植 移植,同种 卵母细胞/胚胎学 大鼠 小鼠
年,卷(期) 2004,(4)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临床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94-296,325
页数 5页 分类号 R3
字数 2193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0-7377.2004.04.00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朱德生 第四军医大学实验动物研究中心 36 409 10.0 19.0
2 谢松涛 第四军医大学实验动物研究中心 28 169 9.0 11.0
3 杨贵忠 第四军医大学实验动物研究中心 20 140 7.0 11.0
4 冯秀亮 第四军医大学实验动物研究中心 12 21 3.0 4.0
5 刘水冰 第四军医大学实验动物研究中心 18 118 6.0 10.0
6 李华 23 81 5.0 8.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3(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细胞核/移植
移植,同种
卵母细胞/胚胎学
大鼠
小鼠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陕西医学杂志
月刊
1000-7377
61-1104/R
大16开
西安市西华门2号
52-40
197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6204
总下载数(次)
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