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前庭诱发的肌源性电位(vestibular evoked myogenic potential,VEMP)可用于评价球囊功能及其对称性,比较3种刺激模式VEMP的振幅与潜伏期,希望得出适合临床应用的方法.方法测量21名健康成人3种刺激模式(双侧短声、1侧短声和1侧短声对侧白噪声)的VEMP的潜伏期、振幅,计算出3种情况下的振幅及潜伏期的均值、双侧振幅比值、双侧振幅不对称性.结果3种刺激模式刺激侧振幅与潜伏期无明显差异,但1侧短声刺激对侧振幅低于刺激侧,潜伏期比刺激侧长2~3 ms.双侧短声刺激p13波和n23波出现率为100%,1侧短声对侧白噪声刺激p13和n23出现率最低,无特别应用的意义.3种刺激方式VEMPs振幅变化较大.结论VEMP是一种稳定的肌源性电位,双侧短声刺激和1侧短声刺激都不失为较好的刺激方法,双侧给声对双侧听力正常者较为适宜.应用双侧VEMP的振幅比值和对称性,判断双侧球囊的功能.
推荐文章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的特点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
前庭
椭圆囊
球囊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的临床研究
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骨导振动刺激诱发的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
前庭功能
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
气导声刺激
骨导振动刺激
眼源性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
前庭上神经
椭圆囊
前庭-眼反射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不同刺激模式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的反应特性
来源期刊 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诱发电位 声刺激 球囊和椭圆囊
年,卷(期) 2004,(8)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83-485
页数 3页 分类号 R76
字数 2449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760/j.issn:1673-0860.2004.08.010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91)
同被引文献  (110)
二级引证文献  (566)
196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5(8)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2)
2006(15)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07(28)
  • 引证文献(9)
  • 二级引证文献(19)
2008(22)
  • 引证文献(9)
  • 二级引证文献(13)
2009(26)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20)
2010(30)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24)
2011(35)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30)
2012(42)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37)
2013(36)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30)
2014(3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30)
2015(58)
  • 引证文献(7)
  • 二级引证文献(51)
2016(72)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66)
2017(77)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71)
2018(62)
  • 引证文献(7)
  • 二级引证文献(55)
2019(84)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78)
2020(3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诱发电位
声刺激
球囊和椭圆囊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月刊
1673-0860
11-5330/R
大16开
北京市西城区宣武门东河沿街69号
2-68
195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220
总下载数(次)
13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