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比较健康青年人不同频率短纯音刺激声对颈肌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cervical VEMP,cVEMP)结果的影响,探讨500 Hz和1000 Hz短纯音对cVEMP潜伏期、幅度、幅度比和不对称度的影响.方法 29名健康青年人,其中男15名,女14名,共58耳,采用随机函数确定测试顺序,分别采用500 Hz和1000 Hz短纯音为刺激声,行cVEMP测试.记录cVEMP的P1、N2潜伏期、幅度、幅度比和不对称度等参数.结果 500 Hz比1000 Hz记录到cVEMP潜伏期更长,具有显著性差异(t P1=10.50,t N1=11.38,P均<0.05).500 Hz比1000 Hz记录到的校正前后幅度更高(t校正前=10.01,t校正后=-8.03,P均<0.05).两种频率记录到的cVEMP幅度比和不对称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相同频率记录到cVEMP幅度比和不对称度在幅度校正前后的数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500 Hz可记录到幅度更高的cVEMP,有助于临床判断并分析波形.幅度校正对幅度比和不对称度结果无影响.
推荐文章
刺激声强度对气导短纯音诱发的眼肌和颈肌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的影响
刺激声强度
前庭
眼肌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
颈肌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
单侧及双侧短纯音刺激对前庭诱发肌源电位阈值的影响
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
短纯音刺激
阈值
球囊
两种声刺激经眼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检查比较
前庭神经
动眼肌
球囊和椭圆囊
声刺激
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
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对前庭下神经炎的诊断价值
前庭神经炎
冷热试验
前庭诱发的肌源性电位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不同频率短纯音刺激声对颈肌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的影响
来源期刊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学科
关键词 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 球囊和椭圆囊 频率 短纯音
年,卷(期) 2020,(8) 所属期刊栏目 全民健康助力全面小康·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检查技术专题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34-437
页数 4页 分类号
字数 3768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6066/j.1672-7002.2020.08.004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6)
共引文献  (3)
参考文献  (1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6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3(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4(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
球囊和椭圆囊
频率
短纯音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月刊
1672-7002
11-5175/R
大16开
北京市崇内后沟胡同17号
82-613
199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360
总下载数(次)
9
总被引数(次)
30095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