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水科学进展       
摘要:
通过对长江洪水的致灾性、河道边界条件及其孕灾性、承载体易损性的分析,论述了长江中游为我国洪灾高危险区的必然性.分析了人类对河流的治理,使河道稳定性增加,减少了洪灾的风险,但是长江中游的局部河段却发生洪水位增高的趋势,又增加了洪灾风险,该区域高危险的基本特性犹存.研究了三峡运行后,长江中下游出现新的防洪形势:一方面三峡水库巨大的防洪库容拦蓄洪水,大大减少了中下游的洪灾,另一方面因河道的强冲刷,使河势变化剧烈、横向摆动增强,局部河段岸壁失稳,又增加防洪压力.同时因总体水面比降趋平,洪灾风险有向下游转移的趋势.未来长江中游仍为洪灾高危险区,仍应给予高度重视.
推荐文章
历史时期长江中游河道演变与洪灾发展的规律
长江中游
历史时期
河道演变
围堤
洪灾发展
防洪方针
论长江中游洪灾与对策
洪灾
高危险区
致灾性
孕灾环境
防洪方略
长江中下游地区双季早稻冷害、热害危险性评价
危险性评价
双季早稻
长江中下游地区
冷害和热害
长江中游动床阻力计算
动床阻力
弗劳德数
相对水深
水流能态区
长江中游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浅论长江中游洪灾高危险性
来源期刊 水科学进展 学科
关键词 洪灾高危险区 致灾因子 孕灾环境 灾害风险转移 长江中游
年,卷(期) 2004,(6)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45-751
页数 7页 分类号 TV212.53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1001-6791.2004.06.01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殷瑞兰 10 162 6.0 10.0
2 沈泰 5 233 3.0 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8)
共引文献  (115)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5)
同被引文献  (25)
二级引证文献  (44)
199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2(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3(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4(7)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5(7)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6(1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17(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8(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9(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20(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洪灾高危险区
致灾因子
孕灾环境
灾害风险转移
长江中游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水科学进展
双月刊
1001-6791
32-1309/P
大16开
1990-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723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8979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