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在新疆百合负泥虫(Lilioceris lilii(Scopoli))是贝母生长中的一个极重要的害虫和发现的负泥虫亚科新纪录种.每年发生1代,成虫多在近溪流的岩石缝隙里越冬.越冬成虫从4~6月底相继出现,幼虫出现于5~6月底,卵、幼虫和成虫在田间重叠明显.产卵于叶背面,孵出的幼虫立即啮食寄主嫩叶.为躲避早春冰冻,1~2龄幼虫钻入地下鳞茎内部蛀食造成多数孔道.成熟幼虫在地下10cm处化蛹.5~6月是虫口发生的两个明显高峰.不同地点诱捕试验证明:早春的砂贝母(Fritillaria karelinii(Fish)Baker)和秋天的木山茄(solanum depila-tum kitag)和大刺儿菜(Cephalanoplos setosum(willd)kitam),对百合负泥虫是强效的诱虫植物.试验表明,栽培1%的诱虫植物,远比为防除成虫、幼虫和卵,在整个贝母田间喷洒杀虫剂或沸水的效果好得多.从而避免了残余杀虫剂对药用鳞茎和花枝的污染.
推荐文章
佳木斯地区枸杞负泥虫生物学特性及其防治
枸杞负泥虫
发生规律
生物学特性
防治措施
百合灰霉病病原菌鉴定及其部分生物学特性测定
百合
灰霉病
病原菌鉴定
灰葡萄孢
生物学特性
一株百合枯萎病菌的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研究
百合枯萎病
病原菌鉴定
层出镰刀菌
生物学特性
淡黄花百合种子生物学特性及萌发特性测定
淡黄花百合
种子
生物学特性
萌发特性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新疆百合负泥虫生物学特性及防治
来源期刊 新疆农业科学 学科 生物学
关键词 百合负泥虫 生物学特性 防治 新疆
年,卷(期) 2004,(4)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19-222
页数 4页 分类号 Q969.498.8:S433.5
字数 2791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1-4330.2004.04.008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4)
200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6(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百合负泥虫
生物学特性
防治
新疆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新疆农业科学
月刊
1001-4330
65-1097/S
大16开
新疆乌鲁木齐市南昌路403号
58-18
195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386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41809
相关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官方网址:http://www.nsfc.gov.cn/
项目类型: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
学科类型:数理科学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