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探讨生产场所矽尘环境瞬时浓度(EIC)与其时间加权平均浓度(TWA)间的关系.[方法]在铸造厂、耐火材料厂和锡矿同时测定矽尘EIC和TWA.提出理想瞬时浓度的概念,基于理想瞬时浓度及其取值集合S的共同框架来分析EIC与TWA两者的关系,推导出TWA理论=μeσ2/2.以该公式将上述3家厂矿EIC换算为理论TWA,并与相应TWA实测值比较.[结果]理论与实测TWA间的差别在耐火材料厂和锡矿均无显著性(t=1.961和t=1.746,均P》0.05),该公式成立,而在铸造厂则否(t=7.772,P《0.05).[结论]生产性矽尘EIC与TWA之间在多数情况下存在一定的函数关系,经TWA理论=μeσ2/2可将EIC转换为TWA,这对于我国制订粉尘职业接触限值时确定其TWA限值,以及对于TWA的上限值容许上移多少这一国际上有争论的问题均有指导作用.
推荐文章
大型砂尘风洞中砂尘浓度测量与控制方法的研究
模型树
专家PID
浓度
砂尘风洞
青浦区作业场所空气中电焊烟尘及矽尘浓度的主动监测
主动监测
电焊烟尘
矽尘
影响因素
单因素分析
打磨作业场所多尘源耦合扩散规律研究
打磨场所
扩散模型
多尘源耦合
浓度分布
扩散系数
梯度下降法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生产场所矽尘环境瞬时浓度与时间加权平均浓度关系的研究
来源期刊 环境与职业医学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矽尘 环境瞬时浓度 时间加权平均浓度 理想瞬时浓度
年,卷(期) 2004,(4)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54-257
页数 4页 分类号 R134
字数 366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6-3617.2004.04.00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杨剑 广西壮族自治区大厂锡矿 10 22 2.0 4.0
2 易桂林 37 85 6.0 8.0
3 覃英标 广西壮族自治区大厂锡矿 2 16 2.0 2.0
4 李济超 武汉钢铁公司工业卫生研究所 5 33 3.0 5.0
5 姜书华 1 14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15)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4)
同被引文献  (17)
二级引证文献  (39)
199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4(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7)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5)
2009(9)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0(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1(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2(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3(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4(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5(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6(9)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7(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8(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矽尘
环境瞬时浓度
时间加权平均浓度
理想瞬时浓度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环境与职业医学
月刊
1006-3617
31-1879/R
大16开
上海市延安西路1326号
4-568
198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682
总下载数(次)
20
总被引数(次)
2643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