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文章从探讨″海归派建筑师″这个外加的身份定义下,是否存在着某种行为方式的共性,是否存在一种有意识的社会身份和权力的自我建构等这一系列问题入手,认为由于缺乏主体的自我认同,″海归派建筑师″的身份在当代是难以成立的;在操作层面,比较突出的共性特征是非本土化,这与经济全球化的大环境的明显悖论;其社会根基,源自由于东西方社会落差而产生的市民大众心理深层的对西方榜样的需求;并且其异化而且虚设的话语权力是被社会赋予的.文章最终结论,在全球化环境下,地域身份划分方法的不可靠是产生″海归派建筑师″身份定义可疑的根本原因,因而对于″海归派建筑师″而言,正视地域身份模糊这一事实,或许能够带来基于社会立场的更深层次的思考,而这对检视当代中国建筑转型期的过程,无疑也是有益的.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海归派建筑师?
来源期刊 时代建筑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海归派建筑师″ 非本土化社会落差 话语权力 异化 地域身份 文化批评方式
年,卷(期) 2004,(4) 所属期刊栏目 海归建筑师在当代中国的实践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0-32
页数 3页 分类号 C969|TU-098.9
字数 4343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5-684X.2004.04.00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戴春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11 28 3.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1)
共引文献  (71)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26)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2(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4)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
2008(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09(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1(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2(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3(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4(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5(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6(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20(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海归派建筑师″
非本土化社会落差
话语权力
异化
地域身份
文化批评方式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时代建筑
双月刊
1005-684X
31-1359/TU
大16开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C楼704室上海市四平路1239号
4-466
198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052
总下载数(次)
17
总被引数(次)
2228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