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评价介入技术治疗急性和亚急性门静脉系统血栓形成的疗效.方法对15例诊断为门静脉系统血栓形成患者进行了介入治疗,使用技术有经导管做肠系膜上动脉(SMA)溶检(8例)和经颈静脉途径经肝穿刺门静脉(简称TIPS途径)介入治疗(7例).男性9例,女6例,年龄28岁至68岁.主要症状有腹痛、腹胀、腹泻6例,少量腹水3例.体检腹部均无腹肌紧张和反跳痛,超声波和增强CT诊断为本病.结果治疗技术均成功13例,无重要并发症.经导管SMA内溶栓治疗8例,术后症状逐渐改善7例,无效1例.经TIPS途径治疗7例,6例治疗结束时造影显示大部分血栓被清除,门静脉系统有血流通过,临床症状缓解.1例虽然PV-SMV恢复血流,但于12天后死于腹腔脓肿、多器官衰竭.结论介入治疗技术,包括经导管SMA溶栓和经TIPS途径介入技术是治疗急性和亚急性门静脉系统血栓形成的有效方法.
推荐文章
门静脉系统急性血栓形成15例诊治体会
门静脉系统血栓形成
临床分析
急性门静脉系统血栓30例临床分析
门静脉血栓
置管溶栓
手术取栓
抗血小板药物不同用法预防PCI术后亚急性血栓形成的观察
亚急性血栓形成
冠状动脉支架
抗血小板药物用法
亚急性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抗凝与介入治疗的对比研究
静脉血栓形成/治疗
药物疗法
抗凝药/治疗应用
血栓溶解疗法
对比研究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急性和亚急性门静脉系统血栓形成的介入治疗(附15例报告)
来源期刊 中国新医药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门静脉血栓 肠系膜上静脉血栓 溶栓治疗 介入治疗
年,卷(期) 2004,(4) 所属期刊栏目 医药研究(论著与综述)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9-11
页数 3页 分类号 R574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林汉英 19 137 7.0 11.0
2 唐文捷 8 50 3.0 7.0
3 王志强 53 371 10.0 16.0
4 王茂强 126 724 14.0 18.0
5 刘凤永 64 365 10.0 14.0
6 刘迎娣 56 214 8.0 1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1)
共引文献  (5)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2(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3(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门静脉血栓
肠系膜上静脉血栓
溶栓治疗
介入治疗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新医药
月刊
1726-9393
11-1022/NR
湖北省十堰市邮政28号信箱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037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326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