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比较神经外科手术中血浆和效应室靶控输注(TCI)丙泊酚的麻醉效果。方法:选择ASAⅠ~Ⅱ级择期行颅脑手术的病人30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血浆TCI(PT)和效应室TCI(ET)静脉麻醉。两组丙泊酚的靶浓度相同,在诱导期、术前期、开颅期、颅内期和关颅期分别为3.2μg·ml^-1、3.2μg·ml^-1、3.2μg·ml^-1、3.0μg·ml^-1和3.2μg·ml^-1,记录不同麻醉时间点的BIS值,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辅助用药量和计算各手术阶段丙泊酚的平均用量,观察术后麻醉恢复时间和术中知晓情况。结果:PT组和ET组神志消失时间(LOC)分别为6.6±2.2min和1.8±0.4min(P<0.01);丙泊酚诱导剂量分别为1.9±0.3mg·kg^-1 和2.0±0.2mg·kg^-1(P>0.05);LOC时的BIS值分别为54.0±3.4和62.6±5.6(P<0.01);诱导过程中MAP分别下降10.7±5.6mmHg和7.3±8.6mmHg(P>0.05);麻醉恢复时间PT组稍短于ET组(P>0.05);所有病人均未出现术中知晓。结论:诱导期、术前期、开颅期、颅内期和关颅期血浆靶控输注或效应室靶控输注的靶浓度分别设置为3.2μg·ml^-1、3.2μg·ml^-1、3.2μg·ml^-1、3.0μg·ml^-1、和3.2μg·ml^-1的麻醉方案可以获得满意得临床效果,效应室靶控输注起效快,诱导时间短,但丙泊酚的平均用量较大,恢复时间较长,适用于年轻、体壮、心功能良好的患者;血浆靶控输注麻醉诱导和维持平稳,术后恢复迅速,适用于年老、体弱、心功能较差的患者。
推荐文章
活体肾移植术中靶控输注丙泊酚效应室浓度与实测血浆药物浓度的对比分析
终末期肾功能衰竭
肾移植术
靶控输注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靶控输注舒芬太尼和瑞芬太尼静脉麻醉用于神经外科手术的比较
舒芬太尼
瑞芬太尼
麻醉,静脉
输注,静脉内
神经外科手术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神经外科手术血浆和效应室目标靶控输治理整顿丙泊酚的对比研究
来源期刊 麻醉与监护论坛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神经外科手术 血浆 丙泊酚 对比研究 效应室靶控输注
年,卷(期) 2004,(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5-28
页数 4页 分类号 R651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彭宇明 35 75 4.0 7.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神经外科手术
血浆
丙泊酚
对比研究
效应室靶控输注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麻醉与监护论坛
双月刊
1682-9018
上海市东川路555号柴竹国家高新技术园6
出版文献量(篇)
2058
总下载数(次)
8
总被引数(次)
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