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护理研究       
摘要:
[目的]探讨清热化瘀膏治疗静脉输液渗漏所致静脉炎疗效机制中血管内皮因子(VEGF)的作用.[方法]将健康新西兰兔27只随机分为A组、B组和C组,每组9只.采用50%葡萄糖行双侧大隐静脉注射,使其部分渗漏,A组、B组、C组三组分别给予清热化瘀膏外敷、硫酸镁湿敷、生理盐水湿敷,通过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和免疫印迹技术(Western-blot),观察各组血管内皮因子(ⅦGF)表达量的变化过程.[结果]敷贴药物8 h后,A组、B组、C组三组所表达的ⅦGF量无统计学意义;敷药24 h后,A组VEGF表达量明显减少,B组、C组无统计学意义:敷药48 h后,VEGF表达量以A组较少,但较24 h有明显增加,而B组和C组表达量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清热化瘀膏可通过抑制VEGF引起的血管通透性增加,阻断静脉炎的进一步发展,达到减轻炎性水肿的目的,且对这一病理过程有双向调节作用.
推荐文章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对围生儿的作用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围儿
胎儿宫内发育迟缓
胎儿宫内窘迫
Triglitazone对AngⅡ刺激血管内皮细胞分泌血管活性因子的影响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
高血压病
血管内皮细胞
血管紧张素Ⅱ
血管活性因子
triglitazone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清热化瘀膏治疗静脉输液渗漏对血管内皮因子影响的研究
来源期刊 护理研究 学科
关键词 输液渗漏 清热化瘀膏 血管内皮因子
年,卷(期) 2004,(7)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73-574
页数 2页 分类号 R47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9-6493.2004.07.00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刘燕平 19 84 6.0 8.0
2 吕小芳 17 71 3.0 8.0
3 程晓鸣 9 50 5.0 7.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6)
共引文献  (15)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3(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6(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输液渗漏
清热化瘀膏
血管内皮因子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护理研究
半月刊
1009-6493
14-1272/R
大16开
山西省太原市解放南路85号
1987-01-01
汉语
出版文献量(篇)
37225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28568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