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研究囊泡单胺类转运体(VMAT)功能抑制在帕金森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途径.方法:用MTr法及流式细胞仪观察VMAT功能抑制对大鼠嗜铬瘤细胞(PC12)存活的影响和细胞死亡方式.结果:单独作用的VMAT抑制剂利血平对PC12细胞无毒性作用;超过一定浓度的多巴胺(0.2 mmol/L)对PC12细胞有毒性作用;利血平协同多巴胺明显增加多巴胺的毒性,使同样浓度的多巴胺诱发PC12细胞的凋亡率明显增加.随着多巴胺浓度的增加脂质过氧化物丙二醛(MDA)亦相应增加.受药物毒性作用的PC12细胞主要以凋亡途径死亡.结论:VMAT功能抑制触发的多巴胺内源性毒性可能通过氧化应激诱发凋亡和坏死而发挥毒性作用.
推荐文章
三氯化铬对大鼠胰岛细胞活性及胰岛素分泌的影响
三氯化铬
胰岛细胞
大鼠
胰岛素
bcl-2
肾嗜酸细胞瘤诊治的回顾性研究
腹腔镜
嗜酸细胞瘤
诊断
93例嗜铬酸细胞瘤临床分析
嗜铬酸细胞瘤
临床表现
诊治方法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利血平和多巴胺对大鼠嗜铬瘤细胞生长的影响
来源期刊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帕金森病 囊泡单胺类转运体 利血平 多巴胺
年,卷(期) 2004,(1) 所属期刊栏目 神经病学研究专题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2-74
页数 3页 分类号 R742.8+9
字数 2361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7-4368.2004.01.02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丁新生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 235 1620 18.0 31.0
2 叶民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 43 183 8.0 12.0
3 董海蓉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 37 133 7.0 9.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5)
共引文献  (2)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帕金森病
囊泡单胺类转运体
利血平
多巴胺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月刊
1007-4368
32-1442/R
大16开
南京市汉中路140号
28-61
195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8066
总下载数(次)
11
总被引数(次)
34872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