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探讨iPass技术在增强MR血管成像(CE-MRA)的临床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18例行CE-MRA患者,男12例,女6例.其中腹部血管成像15例,颈部血管成像2例,股动脉成像1例.CE-MRA前,注射2 ml对比剂行iPass测试.扫描层面位于CE-MRA冠状视野的远心端1/3处,饱和板置于测试平面的近心端,iPass扫描1帧/s,实时图像显示,同步绘制血管内信号强度-时间曲线,自动将曲线上升段超出基线30%的时间记为对比剂到达时间,自动将到达时间载入CE-MRA序列,根据到达时间决定扫描延迟时间进行CE-MRA扫描.原始图像减影后行最大信号强度投影(MIP)重建,评价重建血管图像质量.结果17例一次顺利完成iPass测试和CE-MRA,1例首次未能测出峰值曲线,调整感兴趣区(ROI)后,再行注射后测试成功,完成CE-MRA.MIP血管图像质量评分3.72±0.57.结论iPass测试可以提供较准确的对比剂到达时间,可以自动控制CE-MRA的扫描延迟时间,有利于提高CE-MRA的图像质量.
推荐文章
3D CE-MRA技术在骶前区血管显像中的应用
骶前区血管
三维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
3D CE-MRA在老年糖尿病病人下肢动脉疾病中的应用进展
糖尿病
下肢动脉疾病
磁共振成像
血管造影
三维对比增强
颈部CE-MRA扫描技术探讨
颈部CE-MRA
颈动脉狭窄
磁共振
TOF-MRA与3D CE-MRA在脑卒中临床诊断中的价值研究
脑卒中
磁共振成像
时间飞跃法
对比增强血管成像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iPass技术在CE-MRA中的应用
来源期刊 临床放射学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团注追踪 磁共振,血管成像
年,卷(期) 2004,(8) 所属期刊栏目 影像技术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18-721
页数 4页 分类号 R4
字数 3305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1-9324.2004.08.018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9)
19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1(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2(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3(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4(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6(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团注追踪
磁共振,血管成像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临床放射学杂志
月刊
1001-9324
42-1187/R
大16开
湖北省黄石杭州路23-22号
38-57
198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1720
总下载数(次)
27
总被引数(次)
6470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