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天安门前有两对雕刻精美的华表。华表的起源很久远,相传尧舜时在交通要道,讲究树立木牌。让人在上面写谏言,名日:“诽谤木”,或简称“谤木”,也叫“华表木”。到了汉代,“华表木”就发展演变为通衙大道的标志,因这种标志远看像花朵,所以称为“华表”。汉代还在邮亭的地方竖立华表,让送信的人不致迷失方向。
推荐文章
鲁迅140多个笔名的由来
笔名
鲁迅
思想变迁
斗争艺术
革命家
文学家
大陆层控构造学说的内容、由来及意义
大陆层控构造
多元动力成因观
秦岭造山带
油气资源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华表的由来及意义
来源期刊 中国德育 学科 历史
关键词 华表 天安门 标志 雕刻艺术
年,卷(期) 2004,(1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3
页数 1页 分类号 K879.1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华表
天安门
标志
雕刻艺术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德育
半月刊
1673-3010
11-5338/G4
大16开
北京市北三环中路46号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80-430
200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1930
总下载数(次)
39
总被引数(次)
1112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