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百色盆地是一典型的第三纪走滑拉分盆地.盆地虽小,但有机质含量丰富,储层发育,盖层条件较好,不足之处在于其热演化程度较低.通过有机质镜质体反射率、磷灰岩裂变径迹和流体包裹体综合研究表明,该盆地最重要的构造单元田东坳陷热演化程度总体较低,仅那读组生油岩达到低熟,极少数为成熟,其他生油岩层未成熟.田东坳陷热演化总的规律是:从距今大约55 Ma开始,地层古地温随着坳陷沉降和沉积而逐步增加,并于距今大约30~25 Ma达到最大值.然后随着地壳缓慢抬升,地层温度逐渐变冷.热演化程度低是控制百色盆地油气远景较差的主要原因之一.
推荐文章
广西百色盆地构造-热演化初步研究
构造演化
热演化
百色盆地
广西
百色·田东杧果文化节开幕
文化节
杧果
人民政府
百色市
田东县
农业厅
自治区
农业局
百色盆地浅层气成藏机制分析
百色盆地
浅层气
地球化学特征
成因分析
百色盆地东部百岗组砂岩显微特征与物源关系分析
百色盆地
古近纪
储集层
微观结构
物源区
分析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百色盆地田东坳陷热演化研究
来源期刊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裂变径迹 镜质体反射率 热演化 百色盆地
年,卷(期) 2004,(3) 所属期刊栏目 地质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32-336
页数 5页 分类号 P618.13
字数 295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0253-374X.2004.03.01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陈军 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 45 476 10.0 20.0
2 廖宗廷 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 68 1038 19.0 29.0
3 江兴歌 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 1 5 1.0 1.0
4 陈跃昆 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 7 143 5.0 7.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7)
共引文献  (53)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5)
同被引文献  (19)
二级引证文献  (2)
197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5(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裂变径迹
镜质体反射率
热演化
百色盆地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月刊
0253-374X
31-1267/N
大16开
上海四平路1239号
4-260
195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707
总下载数(次)
15
总被引数(次)
105464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