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探讨三段移床三维增强MRA 1次全程显示腹盆及下肢血管树的技术及其在血管病变诊断中的作用.方法 12例腹盆及下肢血管病变的患者,男8例,女4例.10例同时做了动脉和静脉成像,其中动脉血栓形成5例,动脉硬化性闭塞性脉管炎6例,静脉血栓形成7例,下肢静脉炎3例.其中5例经DSA证实,5例手术证实.扫描序列采用三维快速SPGR序列,移床三段扫描.结果靶血管显示优9例,良3例.有手术或DSA结果10例中,共有病变段34段,其MRA诊断与DSA或手术符合率为85.3%.结论移床三维增强MRA能使腹主动脉及两侧髂动脉分叉到小腿动脉全程显影,还可显示静脉.侧枝循环情况显示优于DSA,是一种前途广阔的简便的血管检查新方法.
推荐文章
三维对比增强MRA在下肢动脉病变血管成像中的临床应用
动脉硬化,闭塞性
血栓性脉管炎,闭塞性
磁共振血管造影术
三维动态增强MRA在下肢动脉病变中的应用
老年人
血管疾病
磁共振血管造影术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三段移床三维增强MRA在腹盆及下肢血管病变中的应用
来源期刊 实用放射学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三维 增强MRA 下肢血管
年,卷(期) 2004,(1) 所属期刊栏目 血管放射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6-68,90
页数 4页 分类号 R445.2|R543
字数 2603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2-1671.2004.01.020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刘斯润 暨南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影像中心 109 874 17.0 23.0
2 黄力 暨南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影像中心 95 554 13.0 17.0
3 林志超 暨南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影像中心 24 95 6.0 8.0
4 陈汉芳 暨南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影像中心 26 191 8.0 13.0
5 吴何嘉 暨南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影像中心 19 147 7.0 11.0
6 冷晓明 暨南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影像中心 6 34 4.0 5.0
7 曹宗伟 暨南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影像中心 5 18 3.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1)
共引文献  (78)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6)
同被引文献  (15)
二级引证文献  (28)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9(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4)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09(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0(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1(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2(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3(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4(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5(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6(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7(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三维
增强MRA
下肢血管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实用放射学杂志
月刊
1002-1671
61-1107/R
大16开
西安市环城南路西段20号海联大厦6层605室
52-93
198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3106
总下载数(次)
19
总被引数(次)
6508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