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探讨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和细胞凋亡在人冠状动脉不稳定斑块中的作用.方法取人冠状动脉不稳定斑块标本23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SP法检测细胞PCNA表达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细胞凋亡.结果纤维帽区与肩部炎性细胞PCNA表达显著高于其余二区;脂核区平滑肌细胞、炎细胞TUNEL阳性细胞数明显高于其余三个区.纤维帽和肩部中平滑肌细胞和炎细胞PCNA阳性表达大于TUNEL阳性细胞数(P<0.05;P<0.01);脂核内TUNEL阳性细胞明显大于PCNA阳性表达细胞(P<0.01).结论冠状动脉不稳定斑块内细胞凋亡主要发生在斑块脂核周围,炎细胞的增殖主要发生在斑块的肩部.
推荐文章
血管平滑肌细胞表型对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稳定性的影响
动脉粥样硬化
血管平滑肌表型
稳定性
斑块
综述
一氧化碳调节低氧大鼠肺动脉平滑肌细胞凋亡
一氧化碳/药理学
肺动脉
细胞低氧
凋亡
肌,平滑,血管/生理学
泽兰对人冠状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的影舷
泽兰
人冠状动脉平滑肌细胞
细胞增殖
大鼠创伤性脑损伤后细胞凋亡及NOS阳性细胞的变化
创伤性脑损伤
凋亡
一氧化氮合酶
大鼠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冠状动脉不稳定斑块中平滑肌细胞和炎性细胞PCNA阳性及TUNEL阳性细胞分布特点
来源期刊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不稳定斑块 增殖细胞核抗原 细胞凋亡
年,卷(期) 2004,(2)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与经验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2-83
页数 2页 分类号 R5
字数 181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5-2194.2004.02.010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傅世英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内科 39 468 12.0 20.0
2 田野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内科 74 303 9.0 13.0
3 杨巍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内科 25 150 6.0 11.0
4 范长青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内科 1 2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13)
1995(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8(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09(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2(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3(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4(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不稳定斑块
增殖细胞核抗原
细胞凋亡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月刊
1005-2194
21-1330/R
大16开
辽宁省沈阳市和平区南京南街9号五层
8-126
198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8981
总下载数(次)
19
总被引数(次)
7951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