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合成了3-丁基噻吩和3-辛基噻吩,并分别与对硝基苯甲醛和对二甲氨基苯甲醛进行聚合反应得到了具有极低能隙的聚(3-丁基噻吩)对硝基苯甲烯(PBTNBQ)、聚(3-丁基噻吩)对二甲氨基苯甲烯(PBT-DMABQ)和聚(3-辛基噻吩)对二甲氨基苯甲烯(POTDMABQ).采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确认了产物的结构,发现中间产物聚(3-烷基)噻吩取代苯甲烷衍生物中存在部分醌化产物.根据Eg与入射光子能量hv的关系,采用2种模型计算了3种聚合物薄膜的光学禁带宽度为PBTNBQ 1.63,1.84 eV;PBTDMABQ 1.44,1.75 eV和POTDMABQ 1.32,1.69 eV,属窄能隙共轭聚合物.
推荐文章
新型六[间-(β-噻吩基)苯基]苯衍生物的合成
噻吩
六芳基取代苯
Suzuki偶联
环三聚
合成
聚(3-丁基噻吩)对硝基苯甲烯的合成及表征
聚(3-丁基噻吩)对硝基苯甲烯
合成
表征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窄能隙共轭聚合物:聚[(3-烷基)噻吩-2,5]-取代苯甲烯衍生物的合成与表征
来源期刊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学科 化学
关键词 聚[(3-烷基)噻吩-2,5]苯甲烯 窄能隙共轭聚合物 带隙宽度 合成 表征
年,卷(期) 2004,(9)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747-1751
页数 5页 分类号 O631
字数 3181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0251-0790.2004.09.03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吴洪才 西安交通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86 779 15.0 23.0
2 高潮 西安交通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20 166 8.0 12.0
3 李宝铭 西安交通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18 172 8.0 12.0
4 易文辉 西安交通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37 310 10.0 16.0
5 孙建平 西安交通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23 294 9.0 16.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聚[(3-烷基)噻吩-2,5]苯甲烯
窄能隙共轭聚合物
带隙宽度
合成
表征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月刊
0251-0790
22-1131/O6
大16开
长春市吉林大学南湖校区
12-40
198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1695
总下载数(次)
9
总被引数(次)
133912
相关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官方网址:http://www.nsfc.gov.cn/
项目类型: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
学科类型:数理科学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