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分析1994年~2003年剖宫产率及其指征的变化,以及对围生儿病死率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1994年~2003年在我院分娩的28809 例,其中剖宫产11564 例的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994年~2001年剖宫产率呈逐年上升趋势,2002年~2003年稍有下降.难产一直位居剖宫产指征首位.1994年~1998年瘢痕子宫位居第二,近5 a有下降趋势,而胎儿窘迫构成呈逐年上升趋势.社会因素逐年升高,至2001年已跃居第二位.臀位发生率呈逐年下降趋势.围生儿病死率1994年~1998年为15.71 ‰,1999年~2003年为14.58 ‰,两者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剖宫产率升高在一定范围内降低了围产儿病死率,但随剖宫产的进一步升高,围生儿病死率并未随之下降,加强孕产期保健及对产妇和家属的宣教工作,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将有助于降低剖宫产率.
推荐文章
近5年剖宫产指征及剖宫产率的变化分析
剖宫产率
剖宫产指征
影响因素
变化
10年间剖宫产指征变化分析
剖宫产率
剖宫产指征
降低
措施
剖宫产率及指征变化的分析
剖宫产率
剖宫产指正
瘢痕子宫
社会因素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10年间剖宫产率及剖宫产指征变化分析
来源期刊 临床医药实践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剖宫产 剖宫产率 指征
年,卷(期) 2004,(6)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医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18-420
页数 3页 分类号 R719.8
字数 282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1-8631.2004.06.008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陈健华 14 44 4.0 6.0
2 王永霞 19 200 7.0 13.0
3 罗淑贞 8 47 5.0 6.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8)
共引文献  (262)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6)
同被引文献  (11)
二级引证文献  (31)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08(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
2009(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0(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1(8)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2(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3(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4(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5(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7(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剖宫产
剖宫产率
指征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临床医药实践
月刊
1671-8631
14-1300/R
大16开
山西省太原市五一路382号
22-39
197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1753
总下载数(次)
8
总被引数(次)
2510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