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研究双自杀基因(胞嘧啶脱氨酶基因CD和胸苷激酶基因HSV-tk)的应用对乳腺癌细胞的杀伤作用和旁观者效应.方法脂质体法将CD和HSV-tk双自杀基因转染入PA317细胞,用其病毒上清转染乳腺癌细胞MCF-7,G418筛选出阳性细胞MCF-7/CD+tk,然后加入不同浓度的5-氟胞嘧啶(5-Fc)或/和丙氧鸟苷(GCV),MTT法观察其杀伤作用;将不同比例的MCF-7/CD+tk和MCF-7细胞混合,联合应用5-Fc和GCV杀伤,观察其旁观者效应.结果单独应用5-Fc或GCV均能对MCF-7/CD+tk细胞产生明显的杀伤效应,联合应用可以在较小的剂量下产生更大的杀伤作用;当阳性细胞比例达到20%时即可对半数混合细胞产生杀伤作用.结论双自杀基因的应用对乳腺癌细胞具有明显的杀伤作用,其旁观者效应明显.
推荐文章
含胞嘧啶脱氨酶基因重组腺病毒体内抑瘤作用的研究
脱氨酶类
基因疗法
肺肿瘤
腺癌
肿瘤细胞,培养的
小鼠
PRL-3基因沉默对乳腺癌MCF-7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乳腺癌
PRL-3
shRNA
基因治疗
细胞增殖
凋亡
腺病毒介导胞嘧啶脱氨酶基因联合黄连素对直肠癌细胞的杀伤作用
直肠癌细胞
胞嘧啶脱氨酶
黄连素
基因疗法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联合应用胸苷激酶基因和胞嘧啶脱氨酶基因对MCF-7细胞的杀伤作用
来源期刊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乳腺肿瘤 胞嘧啶脱氨酶 基因治疗 胸苷激酶基因
年,卷(期) 2004,(2) 所属期刊栏目 实验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92-194
页数 4页 分类号 R3
字数 3248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760/j.issn:1001-9030.2004.02.025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1)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7)
同被引文献  (8)
二级引证文献  (14)
199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5(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07(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8(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0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1(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4(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5(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6(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乳腺肿瘤
胞嘧啶脱氨酶
基因治疗
胸苷激酶基因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月刊
1001-9030
42-1213/R
大16开
武汉市东湖路165号
38-85
198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7168
总下载数(次)
19
总被引数(次)
69898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