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为了解乳房增生性病变的预后.方法我们应用特殊染色方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对我院1989~1999年手术有随访结果的110例乳腺增生性病变分别作AgNOR、PCNA、mitotic protein、MT、SMA染色.结果AgNOR计数显示再手术组和无复发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再手术组与恶变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在无复发组AgNOR计数>3.00有31例(33%),其中25例(81%)PCNA和mitotic protein一项阴性或二项均阴性的病例,SMA 100%显示了导管有完整的肌上皮,MT24例阴性表达.其余6例PCNA和mitotic protein均阳性表达的病例,SMA也100%显示了导管有完整的肌上皮,MT 5例为阴性表达,其预后好与PCNA、mitotic protein及MT低表达和完整的肌上皮存在有关.而在恶变组100%的病例AgNOR计数>3.00,其PCNA、mitotic protein及MT的阳性表达均高于无复发组和再手术组.SMA在110例中仅5例表达不完整或不表达,却有3例发生在恶变组,与其预后差密切相关.AgNOR计数>3.00,在轻度不典型增生组占30%、中度不典型增生组占67%、重度不典型增生组占54%;MT在轻度不典型增生组的阳性为7%、中度不典型增生组为22%、重度不典型增生组为15%.结果显示了乳房增生性病变中AgNOR计数和MT表达与组织学级别无相关性.结论乳房增生性病变中伴有不典型增生的,尤其是乳头状瘤的病变应视为癌前病变.我们认为在乳房交界性病变中应用反映细胞增殖活性的AgNOR、PCNA、mitotic protein检测,了解其增殖程度,并联合MT的表达和SMA对肌上皮的显示,其检测结果对疾病预后的预示会有互补作用,也可以帮助我们更精确地认识异型增生的性质,也将有利于我们对不典型增生与癌变作出正确的判断,从而为临床的治疗提供相关信息.
推荐文章
VEGF-C、nm23 H1在宫颈增生性病变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
肿瘤转移抑制基因
免疫组化
宫颈病变
Fascin蛋白在乳腺导管增生性病变中的表达及意义
Fascin蛋白
乳腺导管增生
表达
临床意义
子宫内膜增生性病变中Bcl-2、ER、PR表达及相关性研究
子宫内膜增生
受体,雌激素受体,孕酮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乳房增生性病变中AgNOR、PCNA、MITOTIC PROTEIN、MT和SMA的表达与预后
来源期刊 中国实用医学研究杂志 学科
关键词 乳房 增生性病变 AgNOR PCNA mitotic protein MT SMA 免疫组织化学 预后
年,卷(期) 2004,(3)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11-214
页数 4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蒋树娟 上海黄浦区中心医院病理科 2 2 1.0 1.0
2 杨佳 上海黄浦区中心医院病理科 1 0 0.0 0.0
3 魏英 上海黄浦区中心医院病理科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8)
共引文献  (46)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乳房 增生性病变 AgNOR PCNA mitotic protein MT SMA 免疫组织化学 预后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实用医学研究杂志
双月刊
1680-6395
97-3141/R
河南省鹤望市朝阳街34号
chi
出版文献量(篇)
842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35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