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经络有十二正经,而与之相合却一直言为五脏六脏;少阳三焦是否具有形质,这两大问题一直是中医学术界争论的焦点.陈潮祖教授近十余年潜心研究心包及少阳三焦问题,从理论沿革、功能、病变规律、治法规律等方面阐释心包及少阳三焦的实质,提出心包实质为大脑之膜,归属一脏;少阳三焦乃由膜腠组成的有形有质之腑等创新性论说,尤为可贵的是将少阳三焦的理论实质落实到具体的病理改变和治疗上,从流通的气血津液及固定的筋膜组织两方面论述少阳三焦的病变规律,并提出相应的治法,为临床辨治少阳三焦疾病提供了有力依据及行之有效的方法.
推荐文章
从三焦论治后循环缺血性眩晕
三焦郁阻
后循环缺血
眩晕/中医药疗法
综述
陈潮祖教授临证辨证论治要诀
陈潮祖
辨证论治
要诀
用系统论原理剖析三焦实质之谜
三焦
实质
系统论原理
少阳三焦膜系病机探讨
少阳
三焦
膜系
病机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陈潮祖教授论心包与少阳三焦实质
来源期刊 四川中医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陈潮祖 心包 少阳三焦 实质
年,卷(期) 2004,(5) 所属期刊栏目 百家精萃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3
页数 2页 分类号 R2
字数 2270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0-3649.2004.05.00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江泳 102 475 12.0 18.0
2 陈建杉 39 282 9.0 15.0
3 陈文娟 1 8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8)
同被引文献  (7)
二级引证文献  (12)
200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5(5)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7(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20(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5)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陈潮祖
心包
少阳三焦
实质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四川中医
月刊
1000-3649
51-1186/R
大16开
四川省成都市人民南路4段51号
62-26
198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8566
总下载数(次)
21
总被引数(次)
9894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