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中医少阳理论包括手少阳三焦和足少阳胆,两者在生理、病理上密切联系.其中,三焦概念相对模糊、抽象."三焦膜系"一词是在总结和提炼数十年临证经验上提出的,用以尝试性地解释"三焦"的含义,使其从无形到有形,并引<内经><难经><伤寒论>经文以论证三焦膜系的生理病理特点.三焦膜系可分为外通性膜系和内通性膜系,它的形成和形态结构不但与肾、心、肺、肝、胆等脏腑功能关系紧密,且与一身气机、营血循行、感邪伏藏等密切相关,以上各个层面在疾病证候中通过三焦膜系实现相互影响和病机演变.故三焦膜系概念多用来分析归纳复杂证候的病机,外邪多首犯外通性膜层,日久可侵入内通膜层,导致血运受碍,心肝失调.总之,膜系损伤,常为疾病发生的开端,又为疾病发展的终点.
推荐文章
从三焦膜系理论解析孔光一教授对妇科病的辨治思路
孔光一
三焦膜系
少阳
妇科病
平调气血方
陈潮祖教授论心包与少阳三焦实质
陈潮祖
心包
少阳三焦
实质
干燥综合征从三焦论治机制浅析
三焦论治
干燥综合征
机制分析
从大动脉炎治疗案例看三焦膜系理论的临床应用
三焦膜系理论
大动脉炎
临床应用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少阳三焦膜系病机探讨
来源期刊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少阳 三焦 膜系 病机
年,卷(期) 2011,(3) 所属期刊栏目 理论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49-150,158
页数 分类号 R223.1
字数 2748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严季澜 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 91 445 10.0 16.0
2 赵岩松 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 71 312 10.0 14.0
3 孔光一 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 4 52 4.0 4.0
4 李杭州 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 1 34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4)
同被引文献  (114)
二级引证文献  (77)
20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7)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7(6)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8(17)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11)
2019(37)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31)
2020(34)
  • 引证文献(7)
  • 二级引证文献(27)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少阳
三焦
膜系
病机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月刊
1006-2157
11-3574/R
大16开
北京北三环东路11号
82-414
195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672
总下载数(次)
9
总被引数(次)
76979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