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从环境、基因、遗传三方面综合探讨食管癌的致病因子以及致病因子之间的交互作用.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结合免疫组化SP法检测病例和对照组的组织标本中p53,p16和CyclinD1三种基因蛋白的表达.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结果:在α=0.10的显著性水准下,常吃霉变红薯(P=6.396)、吸烟(P=3.054)、食管癌家族史(P=6.120)、P53蛋白表达阳性(P=7.028)、P16蛋白表达缺失(P=4.676)等为安溪县食管癌的危险因素,饮茶(P=0.241)、豆制品(P=0.160)是保护因素.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效应分析结果表明:P53蛋白高表达、P16表达缺失与吸烟、常食用红薯、食管癌家族史均存在明显的协同作用,饮茶与p53突变、食管癌家族史之间具有拮抗作用.结论:环境、遗传、基因三因素在福建省食管高发区起着重要作用,基因-环境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在食管癌肿瘤的发生过程中尤为重要.
推荐文章
基因多态性的交互作用与食管癌患者血浆凝血酶活性及病理分期的关系
食管癌
凝血酶原基因3'非翻译区G20210A
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基因5'非翻译区C399T
凝血酶活性
多态现象
环境和遗传因素交互作用对食管癌发生的影响
食管癌
遗传因素
环境因素
交互作用
MTHFR基因低表达和环境危险因素与食管癌发生的关系
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ER)
基因表达
食管癌
基因环境交互作用
单纯病例研究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基因和环境因素的交互作用与食管癌的关系
来源期刊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年,卷(期) 2004,(11) 所属期刊栏目 食管癌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531-2533
页数 3页 分类号 R73
字数 3293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9-3079.2004.11.00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史习舜 福建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40 439 12.0 20.0
2 彭仙娥 福建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37 326 11.0 17.0
3 周紫荆 5 75 4.0 5.0
4 李文明 7 74 4.0 7.0
5 陈子龙 3 67 3.0 3.0
6 李国梁 6 18 2.0 4.0
7 潘培川 7 58 2.0 7.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8)
参考文献  (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4)
同被引文献  (36)
二级引证文献  (25)
200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5)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0(5)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1(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2(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3(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4(7)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5(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6(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旬刊
1009-3079
14-1260/R
大16开
社址:山西省太原市双塔西街77号;办公地址:北京市朝阳区东四环中路62号,远洋国际中心D座903室
22-117
199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3630
总下载数(次)
16
总被引数(次)
11691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