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探讨经皮射频消融术(RFA)治疗肝脏肿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14例经穿刺活检病理证实的肝脏肿瘤患者(原发性肿瘤10例,转移性肝癌1例,肝腺瘤1例,肝血管瘤2例)均行在B超或CT引导下的RFA治疗.所有患者的肝内病灶最大径均≤5cm.同时所有患者均在RFA治疗前,治疗后(1周,1月,3月,6月)行CTA或MRI,及免疫指标来评价疗效.结果:所有肝脏恶性肿瘤患者(11例),术后的影像学上均可见原病灶局部坏死,气化,1周至六月的复查9例患者未见肿瘤复发征象,2例可见原病灶内及周围有复发征象;同时,AFP、CEA等免疫指标均明显下降.肝脏良性肿瘤的患者,术后在影像学上亦均表现局部坏死,气化,同时复查的增强扫描均未再发现病灶区有明显的强化.结论:经皮射频消融术在肝脏肿瘤的治疗中占有重要的位置,是安全有效的一种方法.
推荐文章
肝脏恶性肿瘤的射频消融治疗
肝癌
射频消融
介入放射学
适应证
疗效
并发症
经皮射频消融治疗肝癌
射频消融
肝肿瘤
治疗
放射学
介入性
CT引导下射频消融治疗肝脏肿瘤安全性及疗效分析
肝脏肿瘤电子计算机
X射线
断层扫描技术射频消融安全性治疗效果
肺肿瘤CT引导下经皮射频消融后的影像评估进展
肺肿瘤
射频消融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CT引导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经皮射频消融治疗肝脏肿瘤
来源期刊 医用放射技术杂志 学科
关键词 肝脏肿瘤 射频消融术
年,卷(期) 2004,(4) 所属期刊栏目 诊断治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4-55
页数 2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仲文 辽宁丹东市第二医院放射科 1 0 0.0 0.0
2 马福成 辽宁丹东市第二医院放射科 1 0 0.0 0.0
3 董天 辽宁丹东市第二医院放射科 1 0 0.0 0.0
4 赵伟 辽宁丹东市第二医院放射科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0)
共引文献  (21)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肝脏肿瘤
射频消融术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医用放射技术杂志
月刊
1671-2048
21-1456/R
辽宁省沈阳市浑南新区富民南街68A6号
chi
出版文献量(篇)
8375
总下载数(次)
14
总被引数(次)
165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