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传染性法氏囊(IBD)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引起的一种雏鸡急性、高度接触性和杀淋巴细胞性疾病.自1957年Cosgrove首次报道以来,相继流行于世界30多个国家,呈世界流行性,在工业化养鸡业发达地区尤为严重.我国自1979年先后在北京、广州、上海等地发现本病,现已遍及全国各地,给养鸡业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本世纪80年代,IBDV的多种变异株相继在美国等世界各地发现.这些变异株的共同特点是:在抗原性上和致病力上与经典毒株不同,并能突破经典疫苗的保护而致病.而且,1987年在荷兰、比利时首先发现的高死亡率IBD暴发并在世界范围内流行的超强毒IBDV(vvIBDV)都是经典IBDV疫苗所不能有效保护的.鉴于此,本文试从IBDV的分子水平对毒力变异的影响做一综述.
推荐文章
传染性法氏囊病及其病原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传染性法氏囊病
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
抗原变异
毒力变异
诊断
新城疫病毒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新城疫病毒
形态和分子结构
致病力分子基础
分子流行病学,基因工程疫苗
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
VP2蛋白
抗原
肝癌CT表现的分子生物学基础
肝细胞
基因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毒力变异的分子生物学基础
来源期刊 中国禽业导刊 学科
关键词
年,卷(期) 2004,(23)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动态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5
页数 1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徐建生 68 560 13.0 19.0
2 成大荣 93 628 13.0 19.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禽业导刊
半月刊
1008-0619
32-1489/S
8开
江苏省扬州市
28-153
198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3567
总下载数(次)
11
总被引数(次)
332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