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Q-T离散度预后的关系.方法:现有三组,第1组AMI 136例,第2组心绞痛病人64岁,第3组50例为对照组.同步采样记录12导联心电图(ECG).心绞痛组取发病24h内首次心电图.同时所有Q-T间期的测量均以TP段为等线电位线.测8个以上导联,其中胸导联不少于3个,每一导联不少于3个间期,取平均值,以不同导联中最长的Q-T间期(Q-Tmax)减去最短的Q-T(QTmin)为Q-T离散度(Q-Td).数据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三组(Q-Td)检测,1组136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与2组64例心绞痛患者的O-T离散度(Q-Td)与3组50例对照组相比有显著的差异(P<0.01).死亡28例,生存108例,死亡率明显高于对照组(t=2.226,P<o.001).结论:所测AMI患者,梗死或缺血区导联的Q-T期间最长,非梗死区最短,Q-Td显著增加,在心肌内发生折返的机会多,心律失常率发生增高.
推荐文章
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入院时Q-T离散度测定
老年人
健康人
急性心肌梗死
Q-T间期离散度
急性心肌梗塞Q-T离散度分析 ——附68例临床报告
急性心肌梗塞
室速室颤 Q-T离散度
急性心肌梗死Q-T离散度昼夜变异性分析
心肌梗死,急性
Q-T离散度
变异性
急性心肌梗死后Q-T离散度的临床意义
心电图
急性心肌梗死
Q-T离散度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急性心肌梗死Q-T离散度预后的关系分析
来源期刊 医学理论与实践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Q-T离散度 预后
年,卷(期) 2004,(5)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99-500
页数 2页 分类号 R5
字数 2049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1-7585.2004.05.00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刘杰峰 2 19 1.0 2.0
2 黄志禄 3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急性心肌梗死
Q-T离散度
预后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医学理论与实践
半月刊
1001-7585
13-1122/R
大16开
河北省石家庄市农科路1号46号信箱
18-104
198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6783
总下载数(次)
1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