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探讨多巴胺在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ypoxic-ischemic brain damage,HIBD)中的变化规律,揭示HIBD中细胞形态变化及其死亡形式,为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c-ischemic encephalopathy,HIE)的发病机制的研究及康复措施的介入提供实验和理论依据.方法:实验选用7d龄SD大鼠99只,按随机抽签法分为对照组(n=9)、假手术组(n=9)和实验组(n=81),用高效液相-电化学检测法测定脑损伤后0,0.5,1,3,6,9,12,24,48 h皮质、纹状体、脑干多巴胺含量的动态变化.光镜下观察组织的病理改变.结果:动物缺氧缺血后多巴胺在0.5 h即有明显上升[左侧皮质,纹状体分别为(25.21±1.29),(63.17±2.02)μ/g],纹状体和皮质、脑干内多巴胺含量分别在缺氧缺血后6,9 h达高峰,之后缓慢下降.细胞病理改变:缺氧缺血后3 h时水肿,6 h时有局灶性坏死,12,24及48 h出现大量坏死的神经细胞.凋亡出现在细胞坏死之前,缺氧缺血后3 h凋亡细胞出现,6 h后凋亡细胞明显增加.结论:新生鼠缺氧缺血后早期脑细胞内多巴胺含量即增高,脑细胞损伤与多巴胺含量有关;缺氧缺血后脑细胞死亡有凋亡和坏死两种形式.
推荐文章
高压氧治疗新生鼠缺氧缺血性脑病的病理学观察
高压氧(HBO) 缺氧缺血性脑病(HIE) 病理学
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NKA含量变化的动态研究
缺氧缺血性脑病
神经激肽A
婴儿
新生
脑活素对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的影响
缺氧缺血性脑损伤
脑活素
新生大鼠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缺氧缺血性脑病大鼠脑内多巴胺含量的动态变化及组织病理学观察
来源期刊 中国临床康复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脑缺氧 脑缺血 多巴胺 脱噬作用
年,卷(期) 2004,(19) 所属期刊栏目 基础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906-3907
页数 2页 分类号 R743
字数 1913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1673-8225.2004.19.05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郭学鹏 新乡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儿科 54 254 9.0 12.0
2 罗克娴 河北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医院儿科 25 86 6.0 8.0
3 张淑玲 新乡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儿科 17 75 4.0 8.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8)
共引文献  (10)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4)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2(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3(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5(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脑缺氧
脑缺血
多巴胺
脱噬作用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旬刊
2095-4344
21-1581/R
大16开
沈阳浑南新区10002信箱
8-584
199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5677
总下载数(次)
80
总被引数(次)
337465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