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背景:面神经损伤后功能恢复需要较长时间,如何加速面神经的功能恢复是该领域正在研究的课题.目的:比较面神经损伤修复的不同方法,探讨自体静脉套接吻合口及脑细胞生长肽在临床上修复面神经损伤的效果.设计:以诊断为依据的病例对照研究.地点和对象: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1999-01/2001-12收治44例面神经损伤患者和1999-01以前收治面神经损伤患者30例.干预:对44例创伤后和腮腺区恶性肿瘤切除造成的面神经损伤患者,在手术显微镜下行神经断端对位吻合,将自体静脉管套入吻合口并在管套内注入脑细胞生长肽.对30例面神经损伤患者采用传统神经端吻合法修复,术后不同时间观察面部表情肌功能恢复及肌电图的动态变化.主要观察指标:观察面部表情肌功能恢复的时间,检测面神经传导速度的动态变化.结果:30例创伤性面神经损伤患者,功能恢复最快9周,最迟13周,平均(11.1±1.1)周,与传统方法(25.8±1.8)周比较有显著性差异(t=34.875,P<0.01);14例肿瘤切除面神经立即修复的患者,功能恢复最快13周,最迟15周,平均(13.8±0.8)周,与传统方法(34.8±2.9)周比较有显著性差异(t=26.336,P<0.01).肌电图检测面神经传导速度的恢复呈递增趋势,表情肌功能恢复时两种方法传导速度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自体静脉管套入吻合口并注入脑细胞生长肽的方法均比传统方法效果显著,是一种临床效果比较突出的面神经损伤修复方法.
推荐文章
PRP与NGF对面神经损伤修复作用的对比研究
自体富血小板血浆
神经生长因子
面神经损伤
硅胶神经再生室
神经再生
局部应用神经营养因子对面神经损伤修复作用的试验研究
神经营养因子
面神经损伤
修复作用
脑细胞生长肽对螺旋神经节细胞损伤的预防作用
肽类/治疗应用
抗生素类氨基糖甙/毒性
耳蜗
螺旋神经节/细胞学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自体静脉套吻合端套管内注入脑细胞生长肽对面神经损伤功能恢复的作用
来源期刊 中国临床康复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面神经/损伤 肽类/治疗应用 修复外科手术
年,卷(期) 2004,(19) 所属期刊栏目 基础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914-3916
页数 3页 分类号 R745
字数 1275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1673-8225.2004.19.03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玉新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颌面外科 105 842 11.0 25.0
2 韩思源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颌面外科 36 115 6.0 7.0
3 宋涛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颌面外科 62 269 9.0 1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7)
二级引证文献  (8)
198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0(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1(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2(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面神经/损伤
肽类/治疗应用
修复外科手术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旬刊
2095-4344
21-1581/R
大16开
沈阳浑南新区10002信箱
8-584
199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5677
总下载数(次)
80
总被引数(次)
337465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