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近几年,西部山前冲断带己成为油气勘探重点地区,许多地区均取得明显的进展,某些地区已有重大的突破,这与地震技术的进步和发展是密切相关的.山前冲断带地表地质条件和深部地质条件都十分复杂,气候和地理环境非常恶劣,油气勘探面临着许多难题.从地震数据采集、处理和解释3个环节出发,结合当前的现状提出建议:①基于地面共中心点和面元的观测系统设计,立足点要真正落实到目的层段模型上;②观测系统参数优化从覆盖次数、炮检距和方位角分布等几何属性参数改为目的层段上的照明度和照明率分析;③参数优化应用正演模拟和参数计算时,从斯奈尔定律直射线追踪逐渐引入波动方程波场外推方法;④观测系统优化原则应从成像道的信噪比、分辨率和振幅保真考虑入手,井与处理紧密结合;⑤处理要实施时域和深度域两个流程,前者主要为后者服务,后者才是目的;⑤叠加速度在这里失去其作用和地位,要从源头上考虑速度分析和速度建场方法;⑦不再用传统的成图方法,而应用变速成图方法;⑧改进正演模拟技术;⑨提高综合物探的能力和效率;⑩科学地组织和实施一体化的思路.尽管实施上述建议还有很大的难度,但通过努力是可以达到目标的.最后对如何实现上述建议进行了简要的分析,井介绍了一些可以采用的方法和思路.
推荐文章
太行山前断陷带南部天然气勘探前景
太行山前断陷带
甲烷
二氧化碳
幔源气
天然气勘探
酒泉盆地南缘山前冲断带构造特征与油气勘探方向
酒泉盆地
前陆盆地
山前冲断带
构造特征
油气勘探
大巴山山前带油气成藏条件与勘探方向
四川盆地
大巴山山前带
油气藏形成
二叠纪—三叠纪
古油藏
油气源对比
构造特征
勘探方向
准南前陆冲断带油气成藏的主控因素
准噶尔盆地
前陆盆地
冲断带
油气藏形成
生储盖组合
断裂
控制
因子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我国西部山前冲断带油气勘探地震技术的几点思考
来源期刊 勘探地球物理进展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山前冲断带 地震勘探 观测系统参数优化 照明度和照明率 变速成图 综合物探
年,卷(期) 2005,(1) 所属期刊栏目 专家论坛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4,11
页数 5页 分类号 P631.4
字数 6655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4)
同被引文献  (77)
二级引证文献  (70)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5)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3)
2007(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8(7)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2)
200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0(7)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1(7)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2(10)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3(10)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4(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5(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6(1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2)
2017(9)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8(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9(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5)
2020(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山前冲断带
地震勘探
观测系统参数优化
照明度和照明率
变速成图
综合物探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勘探地球物理进展
双月刊
chi
出版文献量(篇)
905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1283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