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阐明犬Bachmann束(Bachmann's bundle,BB)对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Af)的影响及其关键消融部位.方法经心内膜途径,对6只犬BB进行标测和射频消融(RFCA),评价RFCA BB后对Af的影响,对可记录BB电位的6只犬,在高位右房大头导管尖端指向房间隔,RFCA至BB电位消失.RFCA前后用相同刺激方案诱发Af.结果RFCA BB对Af诱发的影响,RFCA前Af诱发率100%(6/6),RFCA后6只犬均不能诱发出持续性Af.RFCA对BB电位的影响,全部犬的BB电位消失.结论BB在Af的发生的维持中起重要作用,关键消融部位是高位右房大头导管尖端指向房间隔处,消融终点是BB电位消失.
推荐文章
经导管射频消融治疗心房颤动的护理
心房颤动
导管消融
护理
心房颤动病人射频消融术后早期复发的影响 因素
心房颤动
射频消融术
复发
影响因素
右心室功能
心房颤动患者经导管射频消融术后的疗效观察
心房颤动
导管射频消融
疗效
左房内径
高血压
心律失常
心内直视手术中双极射频消融术治疗心房颤动的临床疗效
心房颤动
心内直视手术
双极射频消融术
心功能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经心内膜导管射频消融Bachmann束对犬心房颤动发生与维持的影响
来源期刊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心房颤动 导管消融术 Bachmann束
年,卷(期) 2005,(1) 所属期刊栏目 基础医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9-11
页数 3页 分类号 R541.75
字数 1684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7-6611.2005.01.00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杨波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心内科 309 2088 20.0 31.0
2 江洪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心内科 386 1979 21.0 29.0
3 黄从新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心内科 644 4360 27.0 39.0
4 牛凡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心内科 24 99 5.0 8.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32)
二级引证文献  (3)
198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2(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3(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心房颤动
导管消融术
Bachmann束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月刊
1007-6611
14-1216/R
大16开
太原市新建南路56号
22-11
195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535
总下载数(次)
9
总被引数(次)
2805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