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采用共毒系数法对复配剂的最优配比进行筛选可能会造成真正最优配比的漏筛,且工作量很大,具有局限性.以朱砂叶螨为试虫,分别对甲氰菊酯、阿维菌素、氯氰菊酯、三氯杀螨醇、氧化乐果、甲氰·阿维、氯氰·三杀和氧乐·甲氰进行毒力测定并对复配剂共毒系数Y进行计算.将甲氰菊酯、氯氰菊酯和氧化乐果在各自复配剂有效成分中的质量分数k进行反正弦转换(X=arcsin(k)1/2),通过SPSS软件拟合k反正弦转换值与共毒系数的数学模型.甲氰·阿维、氯氰·三杀和氧乐·甲氰的数学模型为Y1=-30179.08+769.24 X1-4.8472 X21;Y2=-251.53+32.34 X2-0.6858 X22;Y3=-7066.96+266.06 X3-2.4267 X23.对上述的3个方程进行求导可得:Y1'=769.24-9.6944 X1;Y2'=32.34-1.3716 X2;Y3'=266.06-4.8534 X3.令Y'=0,则有X1=79.34;X2=23.58;X3=54.82.将X1、X2和X3值分别代入各自的方程可以求得甲氰·阿维、氯氰·三杀和氧乐·甲氰复配剂的最大共毒系数分别为340.09、129.71和225.65,将X1、X2和X3值代入X=arcsin(K)1/2中可以求得各单剂在复配剂有效成分中的质量分数k值,根据k值可以求得:甲氰菊酯和阿维菌素的最优配比为28:1;辛硫磷和啶虫脒的最优配比为1:5.25;三唑磷和杀虫单最优配比为2:1.
推荐文章
三元复合体系精准配注工艺数学模型的构建与求解
三元复合驱
碱浓度分组
精准配注
目标规划法
数学模型
参数优化
最优化配煤理论的数学模型及应用
配煤
数学模型
智能化
目标函数
二元复合驱配注试验的优化完善
二元复合驱
注入溶液混配
注聚泵气锁
探讨二元颗粒混合物取样误差的新的数学模型
二元颗粒混合物
取样误差
数学模型
逻辑质量单元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数学模型在二元复配杀螨剂最优配比筛选中的应用
来源期刊 蛛形学报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数学模型 共毒系数 复配 增效作用
年,卷(期) 2005,(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8-32
页数 5页 分类号 TQ45
字数 4594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5-9628.2005.01.00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何林 西南农业大学重庆市昆虫学及害虫控制工程重点实验室 13 250 7.0 13.0
2 邓新平 西南农业大学重庆市昆虫学及害虫控制工程重点实验室 22 347 10.0 18.0
3 张伟 西南农业大学重庆市昆虫学及害虫控制工程重点实验室 5 121 4.0 5.0
4 张卫 2 19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9)
同被引文献  (22)
二级引证文献  (1)
196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6(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数学模型
共毒系数
复配
增效作用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蛛形学报
半年刊
1005-9628
42-1376/Q
大16开
湖北省武汉市友谊大道368号湖北大学
199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61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303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