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以亲本、F1、F2三个世代为材料,采用混合模型方法,分析大豆百粒重的种子效应、细胞质效应和母体植株效应.结果表明,大豆籽粒重除受到种子直接加性和显性作用外,还有来自母体植株的加性和显性作用,这些效应均达到显著水平.其中母体显性效应方差最大,其次是种子直接加性效应,种子直接显性效应和母体加性效应的相对比例较小.从遗传体系来看,母体效应略高于种子直接效应.种子和母体效应的广义遗传率和狭义遗传率都达到显著水平,总的狭义遗传率达到40%.根据亲本育种值的预测,东农7819号和东农46号两亲本有利于提高籽粒重.
推荐文章
大豆籽粒异黄酮含量的遗传效应研究
遗传效应
杂种优势
异黄酮含量
品质
大豆
大豆籽粒异黄酮含量的遗传效应分析
大豆
异黄酮含量
细胞质效应
胚遗传效应
母体遗传效应
遗传率
遗传协方差
大豆籽粒大小的遗传及SSR标记分析
大豆
籽粒大小
遗传分析
SSR标记
相关
小麦籽粒构型与粒重性状的遗传分析
小麦
籽粒构型
千粒重
遗传分析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大豆籽粒重的遗传效应分析
来源期刊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大豆 籽粒重 细胞质效应 种子和母体效应 遗传率
年,卷(期) 2005,(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简报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9-71
页数 3页 分类号 S565.103
字数 233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1007-9084.2005.02.018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文滨 东北农业大学大豆研究所 153 1793 22.0 33.0
2 张大勇 东北农业大学大豆研究所 34 495 14.0 21.0
3 王继安 东北农业大学大豆研究所 34 652 15.0 25.0
4 宁海龙 东北农业大学大豆研究所 84 926 20.0 27.0
5 李文霞 东北农业大学大豆研究所 51 581 14.0 22.0
6 魏淑红 黑龙江省农科院作物育种所 22 159 7.0 12.0
7 孟宪欣 黑龙江省农科院作物育种所 25 117 7.0 1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6)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0)
同被引文献  (11)
二级引证文献  (51)
196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08(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
2009(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0(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1(1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12(1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3(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4(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5(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6(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8(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9(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大豆
籽粒重
细胞质效应
种子和母体效应
遗传率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双月刊
1007-9084
42-1429/S
大16开
湖北武昌徐东二路2号油料所内
38-13
197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474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4548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