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采用不同的镇静方法对硬膜外麻醉中的镇静效果进行观察,旨在寻求安全有效的硬膜外镇静方法.方法对116例ASAⅠ~Ⅱ级乳腺病患者,随机分为A、B、C 3组,3组均接受高位硬膜外麻醉,并分别接受不同的镇静方法.分别于入室时、意识清醒时、切皮时及清除腋窝淋巴结时测定SBP、DBP、HRP、PETCO2、RR及皮质醇浓度,持续观察脑电双频谱指数(BIS)值,并采用OAA/S评分.结果A组BIS值处于睡眠范围,不能消除牵拉刺激及术后回忆,B组不能完全消除术中应激反应,但术前回忆极少,C组BIS值处于麻醉范围,皮质醇浓度较术前明显下降,同时伴有心率减慢及SBP、DBP下降,呼气末CO2浓度升高.结论B组作为硬膜外镇静方法,临床效果稍差,但仍可使用;A、C组均可作为临床常用的镇静方法使用,但C组要求设备条件较高,且有明显的循环、呼吸功能抑制,特别在老年患者要慎用.
推荐文章
硬膜外麻醉下持续靶控输注丙泊酚的镇静效果
丙泊酚
靶控输注
脑电双频谱指数
镇静
硬膜外麻醉
BIS监测在乳癌根治手术硬膜外复合全身麻醉中的应用及镇静效果评价
脑电双频指数
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
乳癌根治手术
镇静效应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不同镇静方法在硬膜外麻醉中的效果及安全性研究
来源期刊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清醒镇静 麻醉,硬膜外 安全 脑电描记术
年,卷(期) 2005,(5)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医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23-625
页数 3页 分类号 R614.42
字数 2148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7-6611.2005.05.03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薛荣亮 西安交通大学第二医院麻醉科 187 1377 17.0 29.0
2 吕建瑞 西安交通大学第二医院麻醉科 67 441 12.0 18.0
3 王庭国 西安交通大学第二医院麻醉科 9 22 3.0 4.0
4 张珍妮 西安交通大学第二医院麻醉科 43 227 8.0 1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1)
共引文献  (60)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2(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清醒镇静
麻醉,硬膜外
安全
脑电描记术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月刊
1007-6611
14-1216/R
大16开
太原市新建南路56号
22-11
195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535
总下载数(次)
9
总被引数(次)
2805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