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中国20世纪初的文学革命及新诗革命的成因是多方面的。有社会的原因,如正值中国社会动乱时期,政治激进主义和文化激进主义流行,文学革命不仅受到政治文化革命的影响,还成为了政治文化革命的急先锋。还有中国文学自身的原因,当时以格律诗为代表的古代汉诗确实十分僵化保守,不适应现实社会生活的需要。当时中国已经出现崇洋媚外的现象。“在中国近代史上,士大夫最崇洋的一段便是民国初年那一段!
推荐文章
论消费社会仿像对审美意象的消解
消费社会
仿像
审美意象
消解
唐宋词人的生命体验与审美意象
唐宋词人
生命体验
审美意象
《秦尼巴克》中的审美意象解读
傅查新昌
《秦尼巴克》
意象
论朗读艺术的审美意象
朗读艺术
审美
意象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诗论比较研究:胡适与英美意象派
来源期刊 东方丛刊 学科 文学
关键词 英美意象派 胡适 诗论 文化激进主义 文学革命 文化革命 20世纪初 中国近代史 新诗革命 社会动乱 中国文学 古代汉诗 社会生活 民国初年 政治 格律诗 不适应 士大夫 原因
年,卷(期) dfck_2005,(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29-146
页数 18页 分类号 I109.5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珂 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 117 216 7.0 8.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英美意象派
胡适
诗论
文化激进主义
文学革命
文化革命
20世纪初
中国近代史
新诗革命
社会动乱
中国文学
古代汉诗
社会生活
民国初年
政治
格律诗
不适应
士大夫
原因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东方丛刊
季刊
大32开
桂林市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东方丛刊>编辑
199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967
总下载数(次)
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