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偏振模色散效应严重制约着长距离高速光纤通信的发展,偏振模色散的自适应补偿成为光通信领域研究的焦点.利用两阶段偏振模色散补偿器,采用6个自由度的粒子群优化算法(PSO),通过在线监测搜索光纤链路信号的偏振度极值作为反馈控制信息,在40 Gb/s归零码高速光纤传输链路中成功实现了ms量级的偏振模色散自适应补偿.补偿前后采用庞加莱球法测量光纤链路中偏振模色散量,测量结果表明在信号中心波长1560.5 nm处,差分群时延补偿前后测量值分别为21 ps和1.3 ps,而二阶偏振模色散补偿前后测量值分别为266 ps2和43.5 ps2.补偿后实验链路中的一阶和二阶的偏振模色散同时得到不同程度的补偿,并且系统的总的功率代价在误码率为10-9时小于1 dB.
推荐文章
二阶偏振模色散补偿方法的研究
偏振模色散
二阶偏振模色散
主偏振态
差分群时延
40Gb/s光通信系统中光域偏振模色散补偿的实验研究
偏振模色散
自适应补偿
优化算法
光纤通信
波分复用光纤通信系统中偏振模色散及其补偿方法
波分复用
偏振模色散
均衡
主偏振态
4×10Gb/s OTDM系统中偏振模色散自适应补偿的研究
偏振模色散
光时分复用系统
偏振度
自适应补偿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40 Gb/s光时分复用系统中两级偏振模色散自适应补偿实验研究
来源期刊 光学学报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光纤通信技术 偏振模色散 偏振度 自适应补偿
年,卷(期) 2005,(1) 所属期刊栏目 光纤光学与光通信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5-20
页数 6页 分类号 TN929.11
字数 3550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0253-2239.2005.01.004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9)
共引文献  (11)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6)
同被引文献  (19)
二级引证文献  (11)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4(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5(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光纤通信技术
偏振模色散
偏振度
自适应补偿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光学学报
半月刊
0253-2239
31-1252/O4
大16开
上海市嘉定区清河路390号(上海800-211信箱)
4-293
198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1761
总下载数(次)
35
总被引数(次)
130170
相关基金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
英文译名:The National High Technolog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Program of China
官方网址:http://www.863.org.cn
项目类型:重点项目
学科类型:信息技术
论文1v1指导